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謝謝,不指教

(歲末感嘆一下多年心病 請勿對號入座) 現在假如有業餘者 覺得我很喜歡聽音樂 音樂也聽得不算少 求我指教他們的演奏表現 老實說 我完全不想給他們任何意見 第一是因為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專業 根本不配指點別人 而且 唱片書籍滿坑滿谷 與其聽我這種不學無術的人鬼扯進讒言 還不如虛心聽真正大師的示範 或是拜個老師附上束脩 跪請教誨 在怎麼不濟 我一個路人甲都不會是應該被求教的對象 第二是為了避免衝突 因為 業餘的人 多半有種委屈的心結 我很清楚這種想法 因為我也是業餘的 也有完全一樣的毛病 業餘者會覺得 已經這麼不容易在柴米油鹽之餘擠出一點時間好好練琴 現在有所小成 理當為這些艱難的妥協得到讚美和肯定 而且最不幸的是 業餘者大部分真的只要這個方面的鼓勵而已 任何以改善音樂為出發點的意見 (如果是純粹改善技巧或許還沒問題) 往往都遭受敵意 最後得到的回應只有:反正我又不是職業的! 既然 業餘者心裡首先要的只是征服一首曲子 掌握一種樂器的成就感 那就摸摸頭說 嗯 你練得很認真 不錯嘛 這首很難的 好厲害 何必扯那麼多音樂 品味 感觸 這種無關緊要的東西 我已經厭煩去討論這種事情 也覺得做個誠實的聽眾是很愚蠢又可笑的 大家出發點都不同 只要演奏者開心 聽眾給他想要的掌聲 一切不傷和氣就好 不是嗎?

新作業:舒伯特即興曲 Op.90 No.4

圖片
這次上課 我問老師 是否該練點其他作曲家的東西 但老實說我心中也沒有現在特別渴望的目標 就拿了我買的舒伯特即興曲、樂興之時合輯的原典版 本來我覺得樂興之時第六首很不錯 不過似乎不是個好欺負的曲子(可以練 但是很大的機會不能練好) 考量程度和可行性後 老師建議我可以選即興曲 幾經猶豫決定要學這首即興曲Op.90 No.4 是說我好像還沒彈過整首超過五分鐘的曲子 這首就算中段不反覆也可以搓很久 大概也是時候要進化一下了 打開樂譜時很困惑於上面有兩排指法 老師解釋曰 這是因為編者認為 為了要觸鍵輕盈 應當儘量避免使用大拇指 但是這種彈法未必適合每個人 所以就把傳統的和編者建議的兩者並列 然後我才注意到 這個版本的編者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 Walter Gieseking ※ 我對這首曲子的回憶還蠻深刻的 國中時啟蒙的鋼琴老師 有一次有個機會去日本上大師班 她準備的曲子就是這一首 我就磨著她彈給我聽 從最開始還練得很慢的時候 一直到練起來完全成形 因為生怕自己此後可能找不到此首曲子 還把曲名抄在徹爾尼那本的某頁上 (結果還是抄錯了 是Op.90  不是Op.142  XDDDD) 過了一年 我發現老師把這首拿去給其他同學在發表會上彈 我還頗為嫉妒了一陣子 當時只覺得無限的陶醉 怎麼有這麼清澈 這麼充滿詩意的音樂 而且帶著一種我那時還不懂卻非常迷人的複雜與憂鬱 大概這就是我跟舒伯特結緣的開始 誠實說我偏愛Op. 90 覺得比Op.142有味道得多 至於我喜歡的演奏 不用說 第一名一定是這個: 是個完美得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演奏 >///////< 在被齊馬曼深深觸動之前 我手邊的是這個錄音 但是一直沒有特別愛: 不知為何 可能Lupu的演奏需要一點領會的門檻 聽過齊馬曼後 過了一年半載 回頭才清晰感受到Lupu演奏中的細緻與甜美 老實說我也無法說明這中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啊不就是每天下班回家定時糟蹋巴哈嗎) 是我對鋼琴的品味和眼界改變了嗎? 也許答案沒那麼複雜 就是 人生 和 時間 而已

大小四手聯彈

前兩天打開Youtube首頁 在許多更新的訂閱頻道裡面看到這個非常可愛的影片 這是Vyacheslav Gryaznov帶著他七歲的兒子Sasha 在莫斯科音樂院的親子音樂會演奏的錄影 雖然影片解說裡沒寫 不過我大膽的猜這首大概是做爹的自己編曲的吧 剛開始學琴時老師給我兩冊四手聯彈譜 是Leopold Godowsky寫的Miniatures(這要翻成小人國嗎?) 這套四手聯彈很特別 有四十六首短短的小曲 每一首都很好聽 個性鮮明 風格各異 冠以有趣的題目 而且作曲家特別設計過 讓這套曲目非常適合資深者和初學者一起彈 享受合奏的樂趣 因為高音部 絕大多數都是雙手齊奏或者不需要變換位置 就算有變化也很簡單 關鍵在Secondo 低音部的音樂就很複雜 可以把單純的高音部襯托得豐富動人 整個彈起來很有成就感 絕對不像一些初學者小曲那麼乾燥 缺乏色彩 讓人忍不住驕傲的大喊:「 媽媽!我也會彈Godowsky了! 」 找來找去水管上這套曲子沒什麼錄影 勉強找到一個 後半段是別的曲子 大家將就一下: 同場加映:V. Gryaznov編曲的義大利波卡舞曲和賦格的藝術之補完 會知道這個青年才俊 是因為我先生在水管上發現此君自行補完了巴哈賦格的藝術第十四首對位 頗有一些爭議 有人說這是僭越 有人說這是創新 然後他瘦瘦又斯文的樣子 戴著眼鏡 又有一絲東方味的氣質 外型整個讓我想到守村悠季先生 (不知道此人是誰的請自行咕狗「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樂團」 嗯) 可惜他不是拉小提琴的(喂) 他的家鄉在遙遠的庫頁島(我一直以為那裡只有海豹之類的 XD) 為了栽培他所以全家搬到莫斯科來 V君除了鋼琴彈得很好 他還有一個專長是改編曲 如何將一些老東西翻新出趣味 比方說這首拉赫義大利波卡舞曲 原曲是四手聯彈 題獻給Siloti 來聽史蘭倩絲卡奶奶和Shelly Moorman-Stahlman 2011年的演奏 (音樂大概1:50左右開始) 在V君的改編下這首變得搖曳生姿 好像素顏正妹畫了妝一樣 而且還是美得很自然 沒有窮兇惡極的角膜放大片XDDDD 他的個人網站上這首樂譜可以無料下載 還在尋找技驚四座又新穎的安可曲嗎?請速洽V君 最後還是要介紹一下他補完的賦格的藝術第十四首Contra

新作業:平均律第一冊 - D大調前奏曲 BWV 850

圖片
因為老師出國 我多了一週可以練習 昨天上課時 雖然e小調賦格還是彈得笨笨的 (這首大概要彈到四分音符=70以上才比較有動感比較好聽) 不過還是拿到新作業了 應該很多人都很熟的D大調前奏曲 之所以說很熟 是因為我想每個有平均律唱片的人 聽到這一首算是第一片第五軌 應該還沒有失去耐性開始放空吧 (經過前面緩慢的升c小調賦格 聽到這首自該精神一振) 加上這首也是很活潑 是個假性主調音樂 又有個戲劇性的結尾 所以大概都很容易吸收留下印象 這首譜面乍看之下好像某個徹爾尼式的機械練習曲 右手十六分音符一直動個不停 左手感覺很閒 不過仔細看看會發現大有文章 就像升C大調前奏曲 或是巴哈無伴奏大小提琴組曲常見的手法 右手一直動個不停的十六分音符裡面事實上是有兩個層次的 紅圈圈可以視為一個外聲部 橘黃框框則是這整首固定不變的元素 總是同樣三個音上去又回來 (雖然中間有變化但原則上一致) 像是鐘擺一樣滴答滴答來回響 看似很空的左手也很巧妙的把男高音跟男低音聲部表達出來 調性的變化流動使得整首幾乎沒有重複的段落 最後在五級上來個幻想曲風的華麗結尾 (譜例上可以看到是很明確的四聲部織度): 那個倒數第三小節的減七和弦一出來就覺得好像要來個什麼了不起的Cadenza 結果巴哈只是來個五級的音階讓人聞聞香 就用綠油精終止式結束了(最後三個和弦) 上面這是歐巴桑我不只一次提過的帥哥Youri Egorov的演奏 收錄在他很早期發過的唱片裡 但他平均律只錄過這首和第一冊的第二十四首b小調(很龐大的賦格噢) 之前很喜歡這個演奏 不過現在聽感覺他前奏曲衝太快惹 精準有餘 趣味不足 甚為可惜 歐巴桑一定要有離題的感想 : 有些東西 只聽唱片 沒有親自去動手研究 可能真的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雖然 我樂理沒學過 聽寫音感更是 白痴 不怎麼有天份 也沒受過什麼正式的訓練 今天下午因為搜尋資料的關係 偶然在某個音響網站 看到有人寫說 他覺得郭德堡變奏曲比平均律簡單 因為 「平均律的音聽起來一沱一沱的感覺很難 郭德堡是一片一塊的好像沒啥問題」 我閱後大驚 但隨即失笑 因為我自己過去對音樂曾有過的幼稚看法 恐怕比這還要離譜 大學時代聽郭德堡變奏曲 真以為它是失眠良藥 每聽必睡(通常聽到第

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們

昨天因為朋友轉讓一張票 所以聽了陳毓襄的全場拉赫前奏曲音樂會 前奏曲說起來好像都是小菜 也有好幾首是非常受歡迎的返場安可曲 但如果你以為這場音樂會只是一碟小菜 那就錯了 拉赫厲害之處在於 他是個很能「小題大做」的人(非貶義) 短短的曲子裡面把小小的素材做最大可能的變化與發展 又濃又厚 這不是小菜 每一盤都是主菜 所以一場聽下來就是吃了二十四盤大菜 整個就是飽到喉嚨 陳毓襄真是有夠猛 控制力極強 聽完的感覺差可比擬熊叔彈完整場超技練習曲那種驚人的耐力 (陳毓襄也是可以單場超技全套的神人等級 還是眼見為憑 太強了) 幸好沒有安可 我就這麼撐著回家了 本格照例要貼點音樂 就來貼幾首受歡迎的: Op.23 No.4 D大調 這首簡直是天堂來的撫慰 也是我個人的愛曲 (有時忍不住無厘頭的想 所謂死前一定要聽才能含笑而逝的這種愛曲 越來越多以後 可能必須斷氣斷很久才能把這些愛曲聽完) 而且聽這錄音有一種電波超正確的顫慄 想到世界上還有其他角落的人 因為聽了這個錄音而覺得灰暗的人生得到慰藉與救贖 就會特別平靜 Op. 23 No.5 g小調 節奏很勇壯像是波蘭舞曲 超多人愛彈的熱鬧芭樂歌 輝煌 澎湃 燦爛 一聽就難忘 是說我忍不住要想 影片裡台上那些觀眾 聽了這個演出 是要怎麼回家繼續過柴米油鹽的日子哇? Op. 32 No.12 升g小調 這是李希特職業生涯排行榜第一名的曲子 一生公開演奏過三百多次 不過我要貼的是霍老妖的演奏 Op. 32 No. 4 e小調 這首在現場非常吸引我的是拍號和節奏的伸縮 還有拉赫作品裡面常常重複出現的一種聲響音效 (那就是鐘聲?) 來聽涅伯辛(Eldar Nebolsin)的演奏 Op.32 No.5 G大調 船歌式的音樂 但是奧妙的是拉赫用了五連音 大不同一般六拍子的節奏 正是波光瀲灩晴方好 夏風搖曳送涼來 XDDDD 還是涅伯辛的演奏 ------------- 聽後離題小記: 我一直有一個微妙的疑惑 就是 假如不是因為這個音樂家是台灣人 也不是因為這人是我的舊識 更不是因為這人是我的小孩或是親戚(或是親戚的小孩、朋友的小孩之類) 那我們為什麼要進音樂廳去聽一個「台灣」音樂家

Heinrich Neuhaus 彈史克里亞賓與其他

圖片
最近對上個世紀兩位傳奇鋼琴大師: 李希特和吉利爾斯的老師涅高茲(Heinrich Neuhaus)很有興趣 所以就找了兩本有關他的書來看 一本是「論鋼琴演奏藝術」 另一本是已經絕版的「涅高茲談藝錄」 歐巴桑我因為熱愛八卦 所以一面看正經東西 必須一面提煉廢物 這兩本書加起來 再加上之前看的一些材料 我也在Spotify上找了他的演奏錄音來聽 真是蠻有趣味的 涅高茲這個人好像就生動了起來 儘管對我來說可能只是遙遠的想像和一瞥 ※ 在「論鋼琴演奏藝術」一書中他談了很多對於技術訓練的見解 可以發現他對於過度執迷於機械性練習甚為反感 他甚至說 同樣是鋼琴練習曲 從巴哈的平均律等 一路到了哈農跟克拉默 「我們的鋼琴教育系統是淪落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看了「談藝錄」之後 發現原來這樣的見解與他的童年有關 涅高茲的父母都是鋼琴老師 他的父親是德國移民 祖父是德國工匠(開鋼琴工廠) 祖母是荷蘭人 母親娘家姓Blumenfeld 舅舅就是有名的鋼琴家Felix Blumenfeld 外婆姓齊瑪諾夫斯基 所以那個波蘭作曲家卡爾.齊瑪諾夫斯基是他表哥 他父母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城伊莉莎白格勒 開了一所音樂學校 甚有名聲 也賺了不少錢 涅高茲和他的姐姐 從小就被期望要成為「鋼琴大師」 父母也花大錢送他們出國遊歷 他老年回顧 認為這種天下父母都有的幼稚虛榮心 或多或少害了他一生 由於德國式家父長權威型管理 學校裡的學生 年紀大、程度較好的都歸父親教 年紀很幼小 程度又差的 就歸母親教 儘管如此 他認為母親的音樂天賦和教學的能力都比父親好 他很吃驚母親上課時跟平時判若兩人 會暴君似的打罵學生 下了課又對學生和顏悅色 而且每當學校裡有什麼表演活動 就很明顯的看到 母親就是可以把那些沒有天份的「劣徒」整治得很像個樣子 演奏得流暢而正確 無話可說 反而他父親的學生經常在台上出醜 讓人感覺失望又羞愧 他談到自己的父親 評價是 有音樂天份可是沒有鋼琴演奏的天賦 他父親把音樂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需要艱苦勞動才能獲得的技術層面 一部分是不需要開發與努力培養的靈感層面 事實證明這種二分法 不會產生巨匠 只會造就了無數拙劣的演奏 在他父親眼中 征服技術無疑是鋼琴家最大的工作要點 所以他說他的父親對鋼琴對鋼琴的熱愛是「

新作業:葛利格抒情小品Op.68 No.3 在你的腳邊

圖片
這首在唱片裡聽到就還蠻喜歡的 不知為何我會想到某個祖母、火爐之類的形象 第一次上課時也在討論這個「在你的腳邊」講的會是什麼意思 是依戀?還是渴望?還是某種宗教的奉獻? (最後沒有結論) 回家第一次練習時左手伴奏一出來我先生就在笑: 「咦這怎麼跟馬勒第五的慢板樂章那麼像?」 我承認自己對這種浪漫派的音樂語言並不熟悉 就像我之前在 列夫席茲的教學影片 學到的 越是聽起來不拘一格、瀟灑、彈性、抒情的音樂 背後的打底工作就越是要堅實 拍子要算得精密 彈性速度才不會亂飄一通 讀譜要仔細 才不會遺漏任何作曲家的要求 導致音樂的不合理發展 和聲要搞得很清楚 這樣才能確認什麼音該留什麼音該放 然後才能設計正確的踏板用法 發出正確的聲音 結果往往越是要冷靜才能越投入 還有好多要學啊啊啊啊 又 最近迷上Spotify 免費試用Premium帳號30天 所以 只要簡單的搜尋 就可以完成曲目不同錄音的比較 不過這個功能請慎用 因為同一首曲子一次聽十幾遍也是會吐的.....

新作業:賦格初體驗 - 平均律第一冊e小調賦格 BWV855

圖片
曾有網友說我學習平均律至今(也不過才不到一年)一直只彈前奏曲不彈賦格 這叫做柿子挑軟的吃 是錯的學習方法 他的說法 我無法說是錯誤 我也知道平均律要前奏跟賦格一起演奏才完整 但是也是有程度問題 以及訓練目的問題 前奏曲有很多機械訓練是很有趣味的(就承認吧 我很勢利的比較喜歡練巴哈) 至少可以一直練習不會膩 音樂本身耐嚼 多聲部的複音音樂讓我手指獨立性甚有進步 手的筋骨關節開始有效擴張 (我剛開始學琴時只有一個八度 還很緊又不堪用 現在白鍵到白鍵的小九度 或是用拇指無名指彈八度 左右兩手都沒有什麼問題) 聽力也有改善 最重要的是 在練習其他曲目時 只要有多聲部出現的場合 我彈奏的音色層次明顯有改善 開始有裡外厚薄之分 因為受益的感覺實在太明顯 所以我真的想不出來這種有練有保庇的東西有什麼壞處 為什麼一定要吃套餐才算正規 (嗯我只是想辯解一下我練琴並沒有那麼取巧) 總之的總之 上上週結束了升C大調前奏曲 (這是一個彈過以後會發生座標偏移的曲子XD) 老師選了e小調賦格給我練 這是平均律兩冊裡唯一一首二聲部賦格 十五首二聲部創意曲很具體而微的展現怎樣用精簡的素材做出豐富的變化 第一首就是個驚人的例子 起頭兩拍上的動機 有反向 有倒影 還有倒影的反向 加上對位句的變化 實在讓人驚嘆巴哈的功力 難怪巴哈在創意曲前言非常有自信的說 ….不但能從創意中得到啟示、激發靈感,更能適當的發揮這些靈感。 最終的目的是要學會「如歌的演奏」,並且預嚐作曲的樂趣。 二聲部因為不能構成三和弦 所以只能用三度和六度關係以及經過音去補足/暗示和聲走向 而賦格的五度答題手法還是要到三聲部創意曲才明確起來 除了二聲部創意曲外 純二聲部的作品 巴哈寫得並不多 練習曲集第三卷裡收錄四首Duette 像是特大號加飯加辣版的Inventions 另外 創意曲的素材普遍比較單純 而平均律賦格因為規模比較大 主題通常不只一個 從這裡又隱隱可以聞到將來的奏鳴曲式的味道 但我不認為賦格可以叫做曲式(Form)而是一種寫作的手法(勉強說是 structure或是texture) 因為後來很多作曲家也會自由運用這種手法 但未必有完整展開 e小調賦格本身非常精彩 因為它包含兩個不穩定因素:半音階、六度結尾 所以當主題被半音階驅

吉利爾斯(Emil Gilels)二三事

圖片
1. 吉利爾斯是烏克蘭猶太人,在敖德薩出生長大。父親是個煉糖廠的工人,母親是個主婦照看一大家子。他家裡基本上沒有任何音樂背景,但他們家裡有一台鋼琴。從這台鋼琴出發,這個家庭裡出了兩個世界級的演奏家:哥哥愛米爾,妹妹葉莉莎薇塔(小提琴家)。吉利爾斯還很小時就顯露出對音感的敏銳度,五歲時正式開始拜師學琴,老師是蕭邦的徒孫Yakov Tkach。在Tkach的指導下,儘管神童之名不脛而走,吉利爾斯自己也很愛彈給別人聽,Tkach卻嚴格的限制他公開表演的活動。直到他十二歲才開了第一場正式獨奏會,隔年,他就進入敖德薩音樂院,拜在Berta Reingbald門下。 2. Berta Reingbald是個很有名的鋼琴老師,門下出過幾個高徒,但是像吉利爾斯這種天份的小孩,她也前所未見。兩人起初磨合得有點辛苦。十四歲的男孩正在貪玩的年紀,老師必須用很大的耐心才能把他定在琴房裡,適應他的脾氣。吉利爾斯不是只有音樂好,其他功課也很得心應手(嗯,與此同時李希特倒是被他的中學老師罵說「懶得發臭」XD),經過這個好老師引導,眼界大開,1930年代,很多大師到敖德薩開音樂會,吉利爾斯也被介紹給這些人,魯賓斯坦聽了這少年的演奏後大吃一驚,表示:「如果這孩子要去美國發展,那我一定得滾回家吃自己了!」 3. Berta和Tkach一樣,都不希望吉利爾斯過早的拋頭露面傷害了他應該沉潛醞釀的天份。但她特意安排他越齡參加全蘇鋼琴大賽。雖然不符合參賽資格,但優異的表現讓評審決定給他一份獎學金,使他不需要為了學費與生活費而演奏賺錢。 4. 在全蘇音樂大賽上吸睛的不只是吉利爾斯,還有他的妹妹。連史達林都公開讚賞這對小兄妹的傑出表現。賽後演奏的邀約如雪片般飛來,批評也隨之而來。那個重視意識形態與口號的年代裡,所謂「蘇聯式藝術風格」的標籤要怎麼貼,也成了很嚴重的問題。吉利爾斯一腳踩入江湖發現勢頭不對,過多演出使他沒時間練新曲子,他毅然回絕所有演出機會,跑回敖德薩音樂院去冷靜,決心把畢業證書拿到手再說。連莫斯科音樂院希望他轉學過去的邀約他也拒絕了。 5. 1935年,從敖德薩音樂院畢業後,吉利爾斯進入莫斯科音樂院,到涅高茲的班上,註冊為研究生。他也重新開始公開演奏。但是這無助於他和涅高茲之間的緊張關係。儘管吉利爾斯確實已經是個獨當一面的鋼琴家,涅高茲卻認為這學生只有高超技巧,音樂層面仍顯空泛。在涅高

兒時情景教學影片

與其說這是教學影片不如說是琉森高等藝術學院的某種科系廣告 主角是該校鋼琴教授列夫席茲和他的學生Patricia 兩人上課的部份實況 雖然不可能從這短短的片子裡看到什麼對音樂全貌的詮釋指導 但是這短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 浪漫派音樂的展現並不是「讓感情抒發」這麼簡單 它還是有一定的美學取向與標準 透過精密的技術 把這麼一個抒發的過程完成 所以 在實踐風格的面向上 法度規矩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看到列夫席茲指出學生速度與節拍上不平均造成的問題 還有色彩與音響的正確控制問題 唯有透過這樣仔細的思考與布局 所謂自由流淌的情感 才有一分一毫自由的可能 列夫席茲最後說到 他選兒時情景入手 是刻意的 他知道這樣的曲子對他的學生來講 可能嫌太簡單 但是正是這樣 才好當成一個學習浪漫派音樂的起頭

2013.10.22 薛巴柯夫鋼琴獨奏會

這是薛爺第三次來台灣了 但我是第一次聽現場 當真太過失格 而且因為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 使我一度不確定能否出席音樂會 還好一切都還蠻順利 所以我當天早上訂了票 下午搭車回台北 開心的參加 節目單販售處擺出的唱片意外的少 看了半天我買了薛爺演奏的眼鏡蕭24首前奏與賦格 我總覺得這套曲目很可能會繼冬之旅以後 成為我無論如何也不知為何就會一直買的唱片 曲目方面算是一則驚喜 因為 我好像從來沒有在現場聽過貝多芬第九跟第十號奏鳴曲 但這卻是我國中時就聽得異常熟悉的曲目 那時候在亂糟糟的賣場 買到一卷來路不明的錄音帶「奏鳴曲集二」 還有樂譜 上面有一堆註解標記 詮釋的指示之類的 現在看起來會覺得這種樂譜有點像升學參考書 不過反正我又不是要彈 有得對照就行了 那卷錄音帶裡面收錄了三首奏鳴曲:莫札特K.310 c小調、以及貝多芬的第九第十 雖然來路不明 不過那演奏的品味絕對是一流的 我還沒考證出來到底是盜版哪位大師的演奏XDDD 我得說 這錄音帶陪伴我度過那段蒼白不怎麼快樂的時光 所以這麼多年以後又重新和這個音樂的起點相遇 滋味著實不同 對我來說那並不只是貝多芬「某兩首」奏鳴曲 我聽這兩首的時候 對貝多芬所知還很稀微呢 它們像是老師一樣教導我什麼是奏鳴曲式 什麼是動機 什麼是主題 後來聽的曲目日漸累積 這兩首就不再是特意會想找出來聽的曲子了 而悲愴奏鳴曲 我是從福茂阿胥肯納吉的卡帶開始的 有一次(也是國中)在廣播裡不期然聽到布倫德爾的演奏 聽完以後激動得想要鼓掌 懵懵懂懂間 似乎感受到有些什麼神奇的時刻剛剛降臨過 言語無法形容 就是難以忘懷 於是我在完全沒有任何「準備」下踏進音樂廳 迎面而來的熟悉音樂 跟記憶中不同的詮釋 這不是單純的回憶、重溫舊夢、與師友重聚 它給我內省的機會 我不斷的自問 從那時候到現在 我聽過了 我真的聽到了嗎?我聽到了什麼?有沒有更瞭解音樂? 薛爺的演奏除了第九號的第一樂章似乎特別激動外 其他的都很飽滿而穩健 層次分明 音色溫暖又有魅力 踏板用得很少可是音響肉質肥得剛剛好 XD 唯一的問題是 怎麼每首聽起來都那麼短(不是沒有反覆) 好像美好時光總是飛逝一樣 下半場貝多芬第二交響曲 李斯特改編版 管弦樂改編給鋼琴有個困境是 樂器各有先天的特色和限制 變成鋼琴 是

[舊翻譯] 蕭士塔高維契回憶圖哈切夫斯基(四)

這應該是Testimony一書中最完整的回憶元帥段落的最後一頁多一點。其他部分還有些小枝節,下次再收羅起來。 戰爭確實不可避免。這有多麼恐怖、骯髒、血腥。若沒有戰爭和軍人有多好。但既然有了戰爭,就應該要由專家去解決這個問題。圖哈切夫斯基就是這種人才,他自然能做得比我們大清洗後剩下來那些缺乏經驗的指揮官要好得多。 圖哈切夫斯基曾告訴我他在一戰的經歷。儘管他對沙皇存疑,他卻依舊熱情勇敢的作戰。他與德國人作戰,覺得為的是人民,而不是為了沙皇。被德國統治絕對比被沙皇統治要痛苦。 我常常回憶起他這些話。二戰時這些話對我產生無比真切的意義。我痛恨戰爭。可是敵人侵略,我們必須抵抗。畢竟,我們只有一個祖國。 一戰時,圖哈切夫斯基曾被德軍俘虜。以今天的標準來看,當時的戰俘營簡直就是天堂。俘虜只憑一張切結書保證不逃跑,就可以在沒有看守監視下自由走動。因為軍官一諾千金。圖哈切夫斯基找了別的軍官頂替了他的位置,自己逃跑了。他跟我講這個故事時帶著微笑。可是他竟沒有打算從史達林身邊逃走。 當圖哈切夫斯基被引薦給列寧時,列寧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從德國戰俘營跑出來的?顯然列寧以為這是因為有德國人幫他,就像當年德國人幫列寧在革命後回到俄國一樣。 列寧與圖哈切夫斯基相當投緣。他把許多重要的任務都交給這個默默無聞的小軍官。眾所週知,圖哈切夫斯基的軍隊打到華沙,卻大敗撤退。列寧原諒了圖哈切夫斯基的失敗。圖哈切夫斯基在我啟程前往華沙參加(蕭邦鋼琴)大賽前提起了這件事。他是1920年攻打華沙的,而我們是1927年1月前往參賽,正好是六年以後。我們當時有三個選手參加,把參賽的曲目都彈給他聽。他耐著性子聽完了,講了些不痛不癢的話,要我們勇敢之類的。就算我們輸了也不會怎麼樣。畢竟他當年打敗仗並沒有被砍頭,所以我們也不會被責罰。 圖哈切夫斯基自己做的那些小提琴,假如還在的話,現在不知道是誰在拉。我總覺得那小提琴發出的必定是哀愁的聲音。我這一生很坎坷,但卻有人比我更不幸。每當我想起梅耶荷德和圖哈切夫斯基,我就會想到 作家二人組伊爾夫和彼得羅夫 的句子:「光是你愛蘇聯還不夠,得要他愛你才行。」 (本章完)

[舊翻譯] 蕭士塔高維契回憶圖哈切夫斯基(三)

出處同前,101-103頁 有一次,圖哈切夫斯基在劇院裡,看到彈鋼琴的人是以前他在軍校念書時的音樂老師。那老師姓艾爾登科,跟那個很有名的小提琴家米哈伊爾艾爾登科是親戚。這個可憐的老人財務狀況很糟。圖哈切夫斯基決定要幫他忙。他走上前去自我介紹,說還想再繼續跟他學音樂,因為年輕時的音樂課實在上得太好,使得他,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始終念念不忘。 當然圖哈切夫斯基並沒有真的跟他從前的老師重新開始上課。可是這老人家得到了一大筆錢。因為元帥預先支付了一年份的學費。他想用敦厚的方式幫助老人家,而且不傷害對方的尊嚴。他樂於這樣慷慨仁慈。 我跟圖哈切夫斯基有一次去參觀 埃米塔日博物館(隱士廬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就是聖彼得堡冬宮) ,看畫展。其實這是他提議的。他那天穿便服。一開始我們兩人漫步逛美術館,不久就碰上一個整團來參觀的,就跟著他們走。這團有一個解說員在導覽,很年輕,而且受的訓練不太好。圖哈切夫斯基開始更正解說員的錯誤。解說員講一句他講兩句,我必須承認,都很精闢。這團人不再聽解說員,轉向聽圖哈切夫斯基。最後那解說員生氣了,可是他居然沒有跟圖哈切夫斯基說話,反而直接靠近我,問我:「他誰啊?」意思就是,這傢伙憑什麼插手我的解說? 我想也不想就回答:「圖哈切夫斯基啊。」像被雷劈到似的,解說員一開始根本不相信我,可是當他仔細靠近看看,還真認出來了。沒辦法,圖哈切夫斯基的長相太出眾了。這個訓練不佳的美術館解說員嚇壞了,怕自己丟了飯碗,家裡人要挨餓了。 如果圖哈切夫斯基下個命令,或是他抱怨幾句,這解說員就真的完蛋了。他身為軍區司令,在列寧格勒權力很大的。 解說員原來的信心滿滿現在都變成了恐懼。他轉向圖哈切夫斯基,感謝他給予的寶貴資訊。圖哈切夫斯基回答得很客氣:「多學習,年輕人,多學習,永遠不嫌晚的。」然後我們兩人就走了。圖哈切夫斯基對這段經歷很是得意。

[舊翻譯] 蕭士塔高維契回憶圖哈切夫斯基(二)

出處同前,98~101頁。 回到那時候。1936年,我被叫到莫斯科,在公開的審查會上悔過。我像個士官的寡婦,對全世界陳述自己的錯誤。我整個崩潰了,我的過去被一筆抹煞,未來也完了。 我還能找誰?誰願意聽我說?我決定去找圖哈切夫斯基,他才剛從巴黎跟倫敦成功訪問回來,真理報上每天都在寫他,而我像個痲瘋病患,沒有人想接近我。大家都躲著我。而他同意與我會面。我們把自己反鎖在辦公室裡,他把電話線也拔掉了。我們相對無言好一陣子,才開始小聲的交談。我無法用正常音量說話是因為太過沮喪,他輕聲說話是怕隔牆有耳。 有時候我們招待客人,帶他去公共浴室,說要講個笑話給他聽。然後把水全開,嘩啦嘩啦響,但是笑話卻講得像耳語一樣小聲。你無聲的笑,他則什麼也沒聽到。這個好玩的傳統一直都有,到現在也是。 當然我們根本沒有心情說笑話。圖哈切夫斯基絕對比我更了解史達林。他知道史達林要玩死一個人就會玩到底。那時候看起來我真的也會這樣倒楣。真理報上登了一篇專文,使我的芭蕾舞劇也被迫取消演出,更加深我的恐懼。 他答應我盡量幫忙。措詞十分謹慎。當他談到史達林時,我看得出他在竭力控制自己。他之後說了什麼嗎?

[舊翻譯] 蕭士塔高維契回憶圖哈切夫斯基(一)

摘譯自Solomon Volkov出版的(號稱是)蕭士塔高維契口述自傳《見證》(Testimony) 95-98頁。 ......在這裡我不需要再談史達林、日丹諾夫、赫魯曉夫。大家都知道他們對我的音樂很不滿意。我應該生氣嗎?這問題好像很奇怪。我當然不應該生氣!這本來是個很簡單的答案,但光是答案簡單還不夠。因為這些人並非路人甲乙丙,他們手中握有無上的權力。 而這些位高權重的人不會停下來回頭想想,尤其是他們覺得自己的品味遭到冒犯的時候。跟高層不對頭的藝術家就永遠消失了。作家用了什麼「殘酷敏感字眼」的,下場也一樣。從來沒人跟這些消失的藝術家們進行美學討論,或是讓他們為自己解釋。夜裡他們家裡有不速之客造訪。就這麼處理掉了。 這並不是特例,自然也沒有所謂例外。要知道,聽眾跟評論家有多喜歡你的作品並不重要,因為最後的審查跟這無關。只有領導喜不喜歡才定得了生死。我強調:我說的是真的死活,可不是比喻而已。 現在你知道,問我生不生氣,這問題根本不可能回答的。我當然生氣。 生氣這個字眼不太好,但就放著吧。這些悲劇事後看起來全都是鬧劇。所以當你向人傾訴自己有多害怕時,其實還挺可笑的。這就是人性。那些高層之中,只有一個人真心喜歡我的音樂,這對我意義不凡。為什麼說是意義不凡?這不需要我解釋。這個人,就是人稱紅色拿破崙的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 。

Gershunoff回憶錄:藝術家的麵包

買了Maxim Gershunoff的自傳 It's Not All Song and Dance: A Life Behind the Scenes in the Performing Arts 看得很慢 不過裡面有很多細節可八卦 Gershunoff的父親是烏克蘭籍猶太人 母親也是俄國的大提琴家 兩人在1923年就移民到美國去依靠職業演奏維生 而Maxim 這個作者 在美國出生受教育長大 十五歲就進入全美頂尖的寇蒂斯音樂院 主修小號 他提到父親起初不願意讓他去寇蒂斯 為的是怕他變成自己圈內認識的那些勢利眼的寇蒂斯校友 Maxim畢業後 也在交響樂團擔任樂手 但漸漸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於是他從替俄國音樂家擔任翻譯開始 後來正式加入了Hurok Concert Inc. 這家經紀公司成為專業藝術家經紀人 這家Hurok經紀公司也可以說對他一家有恩 因為當年他父母親也是透過老闆Sol Hurok的幫助順利在美國拿到工作許可 才得以從英國的難民營前往美國安家落戶 Sol Hurok的時代可說是大西洋兩岸政治跟藝術交鋒的白熱期 特別是冷戰年代的藝術外交 Hurok可說是無役不與 早在1959年 Hurok便成功引進過波修瓦芭蕾舞團到美國 歷史性的巡演八週 兩年後又引介了基洛夫芭蕾舞團 更神的是 在美蘇古巴飛彈危機後 他居然又成功安排波修瓦舞團的第二次訪美活動 Gershunoff的這本自傳裡有個微小但有趣的細節 就是蘇聯藝術家的合約酬勞問題 基本上蘇聯的藝術家都是工會組織 由文化部管理 所有演出的酬勞 都歸文化部「統籌分配」 這種條件下 藝術家也是吃大鍋飯 演出的安排跟接洽都是文化部分配 有了比較好的地位以後 文化部還會給些年金 所以不難想像這種制度下 人不狗腿怎麼活 這很政治 也很沒有尊嚴 加伏里洛夫的自傳裡指控李希特的回憶錄裡滿口謊言 李希特的自述到底是謊言 還是身為瘋狂年代倖存者才有的那種既輕蔑又虛無的避重就輕 我們也無從得知 他糾結的可能是為什麼李希特不願意在回憶錄裡面對那個依靠乞討和特權才能求生的體系 而僅僅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Gershunoff舉例說 李希特和歐伊斯特拉夫在美國CBS上個電視演奏錄影 每一次節目製作會付給他們本人的酬勞是160美金 但

聽蘇可洛夫全集有感(三)

因為工作很忙的緣故 造成最近部落格荒蕪 連帶的 我也被迫放棄了九月初劉孟捷的獨奏會 劉孟捷這場全部演奏布拉姆斯 作為某種補償 我最近經常在聽蘇可洛夫全集裡布拉姆斯那一張 我實在太久沒有聽布拉姆斯了 總覺得布拉姆斯的魅力是一陣子回頭就會有股變化 這張的奏鳴曲實在也太美 並不是聽完以後很熱血想鼓掌叫好 而是會有一股沉靜的感動 下面這是布拉姆斯Op.10 No.4的敘事曲 非常非常耐嚼的音樂

新作業:平均律第一冊 #g 小調前奏曲BWV863

三聲部初體驗很快就過去了 大概我跟三聲部的蜜月期結束了 嗚嗚 新作業的難度陡然上升 看來要再有像E大調BWV 854這麼好欺負的三聲部前奏曲是很難了 這次這首是個很美的小調前奏曲 升g小調 除了音階以外 我以前只彈過一次跟它有關的東西 還是E大調的曲子裡轉到屬調B大調再轉到屬調的關係小調才沾上邊的 (好遠....Orz) Joanna MacGregor對這首的解說是 「這是個巴洛克時代很少用的調性 似乎屬於蕭邦那個時代 但是這個調性充滿一種特別的透明感 還有悲傷的感覺」 這種悲是哀而不傷的 很內斂很溫柔的悲傷 速度方面我發現我沒有特別的偏好 Moderato或是Allegretto都還可以 音色如果能有那種略微陰暗但是不沈重的效果 還有流暢平易的聲部應答 我就會覺得滿意 水管上看到有些人大概悲痛得太投入 速度扭來扭去 想要「做」些什麼 似乎就失去了那麼點中庸的穩重 慢速度的代表,Koroliov 老實說我覺得這有一點太慢 但他很穩定 線條異常的清晰 Massimillano Ferrati的演奏 意外的發現 有趣的是 他一出手會讓人誤以為他是要慢的 但那只是觸鍵技巧造成的假象 我的無效樣本李希特又來了 (無效樣本的意思是說我無法對他的演奏提出客觀的看法 整個人會進入腦殘粉絲模式) 他就是稍快板的代表 聽他把那個透明的質地表達得多好 還有前奏曲那複雜著一股嘆息的氣氛

李斯特:帕格尼尼主題變奏之超技練習曲(1838)

圖片
先說我其實沒有很喜歡超技這種東西 所以我跟李斯特一直熟不起來就是這個緣故 而且炫技的東西通常只要連續聽超過二十分鐘 我就覺得會進入一種類似色情片式的感官疲勞(恕) 所以我還蠻佩服那些孜孜矻矻在這些曲目上投注極大心力的人 不管是演奏還是聆賞都很厲害的 不過也不是說這樣的曲目無法創造洗練高雅的美感 像這個演奏就讓人真是心悅誠服 過世沒有很久的俄國大師Nicolai Petrov留下的影像 如果是他的話 我可以! (對其實我是要推銷Petrov而不是李斯特 XD) 同場加映 Lugansky演奏鋼琴獨奏版的諸神黃昏的選曲 (序幕第二景加上齊格菲的萊因之旅加齊格菲葬禮行列) 諸神黃昏整齣都是管弦樂密度極高又非常暴力的作品 (情節就很暴力了 音樂也一樣) 但是這幾段選曲都是比較有人性光明的 這個鋼琴版不知道是誰改編的 相當豐富華麗 也很有厚度 值得一聽

新作業暨三千人次達成

昨天上課 討論BWV 856(F大調)前奏曲裡面震音到底有幾種可能性 就討論掉了半個鐘頭以上吧 師徒兩人都呈現氣力放盡的沒電狀態.... 「這首先這樣吧。」 「蛤?就這樣?」 「對啊。」 「那下一首彈啥?」 (翻翻翻) 「看是這一首(升C大調)還是這一首(E大調)還是這一首(升F大調)」 「那到底是哪一首?」 「你自己選。」(把譜塞到我手上) (翻到升C大調) 「這個感覺很有挑戰性。哪一首比較難?」 「考慮到速度的話是升C大調。」 「可是E大調是三聲部的。」 「對啊。」 「那我選這首,E大調(BWV854)。」 於是我也有一首三聲部惹! 又 下課後我們聊到對柯洛廖夫彈郭德堡的看法 他覺得柯的演奏以他個人的品味偏好來說 稍嫌強烈 但他也說自己沒有聽很多唱片 都是靠自己學習累積出的看法 所以要說最喜歡誰的演奏 也很難講 最後我們話題結束在下面這個演奏上: (是的我開始懷念我的小磚頭了)

巴哈: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

圖片
純花痴的前言 自從兩週前被成功推銷了柯洛廖夫(Evgeni Koroliov)的郭德堡變奏曲後 首先轉手推銷給我先生 不意外的他也中毒了 接著到處在找他的錄音來聽 而且不久就買了這個郭德堡的DVD 到手後湧起一陣無以名之的幸福和勝利感XDDD 柯洛廖夫所屬的唱片公司是Tacet (唱片公司名叫「靜默」還真奇怪XD) 巴哈的部份大多是在Hänssler錄的音 因為我對音響器材一直沒有興趣 (想來大概有點窮酸意味) 加上看了一些器材魔人的唬爛 心裡十分反感 所以只要看到中文介紹裡面一直出現什麼「爆棚」「發燒」「天碟」之類的 我心裡就先畫個叉叉 真是可怕的偏見 而不巧Tacet正是這種以真空管錄音號召的發燒天碟牌 (其實我不確定是國內引進才這樣號召還是原本就這樣) 於是就這麼兩相耽誤了許久 其實柯洛廖夫的曲目相當廣泛 從巴哈到海頓,蕭邦、柴可夫斯基、普羅高菲夫、德布西、梅湘、李格第都有 既然從巴哈開始 那就先看看他演奏其他的巴哈作品.... 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Inventions & Sinfonias) 學琴者必學的一套 說也奇怪 光是聽唱片 可能對這套曲子來者不拒 但是等自己開始練以後 雖然自己彈得很爛 卻覺得並不是每個人彈的方式都可以說服我 (搞不好是因為彈得爛也會自我洗腦...) 練的時候也不會想去先聽唱片 模仿唱片裡的彈法 只會參考自己不懂的地方 錄音唱片方面 我的第一張是買顧爾德 他把二聲部和三聲部以調性組合排列 這種排法很有趣 儼然有種小平均律的風情(誤) 雖然三聲部創意曲的發展和份量並不足以和平均律的賦格相提並論 後來還買過妮可拉耶娃 覺得她的演奏端正中帶著某種冷硬感 但仍然不失細緻和華麗的處理 有些還相當戲劇性 其實很難模仿 部分(我個人認為應該)很輕盈的曲子(例:二聲部第三首D大調、第十首G大調) 她重得嚇死人 令人畏懼她的掌風XD 這麼驚人的手勁 被她搧了耳光的話 應該會腦震盪吧 Angela Hewitt的演奏在Youtube上可聽到全集 不搞怪也不暴力 四平八穩 但是就比較沒熱情 不太有趣了 András Schiff應該是最得我心的 無論是速度、音色、對比、氣質的展現 大都很接近我學習時內心的那個「原型」 聽了

2013.7.14 女武神 簡短感想

圖片
我是華格納迷 雖然沒有皓首窮經 但是衷心喜愛他的音樂 華格納的音樂在我人生的好幾個階段 都有無與倫比的意義 也給了我很多勇氣和啟發 國內這近幾年來對現場演出華格納的嘗試 我幾乎都儘量參加了 除了最早的音樂會形式女武神第三幕 後來的我都有去 不管是半舞台版崔斯坦與伊索德 還是半舞台版的指環全集 (這套請來的佛旦Robert Haller實在很棒 精神矍爍 而且他當時竟然已經快七十了還滿場飛 嚇死人) 所以我怎麼可能會錯過NSO這次真正國人製作的女武神呢 誠心誠意的說 這個製作跟整體的演出 真的很棒 也讓我們對台灣歌劇製作的未來有更多期待 雖然 現階段台灣大概還弄不來每年五六套劇碼這種規模 但至少這個演出證明台灣不是沒人 不是沒技術 雖然導演和主角們大多是外國人 可是歌劇的專業領域本來就是國際化的 專業歌手幾乎不可能只要固定在一地就可以吃飽 在這種地方挑剔本土化是沒有意義的 主角歌手的部份 佛旦和布倫希德都是上乘 可以說我之前出國聽到的布倫希德 都沒有這麼穩定的表現 我相信應該是指揮在歐洲歌劇界人脈好 人緣佳 不只認識好歌手 而且好歌手聽說是呂董的場都願意來(應該是吧?) 而國內歌手擔任的八位女武神和齊格林德、佛麗卡 後兩位確實有主角氣勢 而八位女武神比幾年前半舞台版的要像樣太多 音量跟表現力上 都有很大的進步 翁若珮飾演的佛麗卡蠻精采 第二幕一開始夫妻吵架段 難得的這次我完全被吸引 兩人的互動有火花出來 贏得許多讚美的齊格琳德陳美玲 我也有朋友有不同看法 某方面我同意他的觀點:我們不能因為陳女士音量夠大 就覺得這是「進步的重點」 事實上 國外的歌劇專業圈子裡 日本人早就發跡 韓國人現在更是攻城掠地 而且連拜魯特這種地方 日韓臉孔的「主角歌手」也毫不稀奇 就算沒有出亞裔的布倫希德 但是早就有亞裔的佛麗卡、布蘭格妮、哈根這種等級的大角 所以所謂東方人先天音量小不適合華格納這種說法 如今早就不攻自破 如果我們還以為台灣歌手天生音質細弱不可能拓展這種曲目 恐怕是觀念跟訓練方法的問題 另外一個我比較深的感慨是 也有很多人覺得陳女士留在臺灣是「埋沒了」 我倒覺得 情況也許反過來 畢竟這個機會 是有特意留給國內歌手的 我並不是要批評陳女士唱得如何 她很努力也很認真 是

2013.7.7 古德列榭夫鋼琴獨奏會

圖片
這也是臨時起意的音樂會 當天買票當天去 票房還不錯呢 聽完後我想起蕭邦之年的慘劇 我澄清 這並不是台上的人有什麼問題 而是每當某某作曲家某整數週年時 一定都會有一堆紀念活動跟熱潮 本來跟著熱潮來一下也沒什麼不好 今年還是華格納出生兩百週年呢 不久後NSO要首演真正有舞台製作的女武神 真是不容易 可是2010年蕭邦出生兩百週年時 我就這麼聽了一整年的蕭邦 如果不是因為白天要上班我那時也許也會加入收看蕭邦大賽實況的行列 雖然我並沒有因此討厭蕭邦 但是 我對蕭邦曲目竟然產生了一種過量導致的生理性排斥 現在是稍微好了一些但不能說完全痊癒 這後遺症不可謂不小 今年剛好是拉赫曼尼諾夫出生140 週年 / 逝世70週年(1873-1943) 所以拉赫曲目今年在鋼琴獨奏音樂會最熱門這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前例仍然血淋淋 我還是應該謹慎服用以免造成反效果 上半場開場就是蕭邦夜曲(好吧我略過不提) 接著是史克里亞賓的練習曲四首 這四首都還很後浪漫 壓軸是史克里亞賓第五號奏鳴曲 這首我前幾天還在水管上聽過 印象很深刻 乍聽之下覺得發展方向很混沌 可是有一種很神祕的感染力 音樂一路衝到狂熱崩潰的邊緣 然後你會想 還能更瘋狂嗎 還能更瘋狂嗎? 下半場是拉赫的音畫練習曲Op.39全套 我發現這套曲目真是非常非常個人化 幾乎沒有什麼陳規或模式可言 每個人演奏出來都是一番獨特的氣象 也可以說 要模仿是不可能的 不然可能就會這樣 XDDDDD 返場是兩首德布西 兩首布拉姆斯 我私心喜歡他的德布西 姿態無比自信 音響又豐富華麗 非常有說服力 總的來說 古德列榭夫是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實力派小朋友 過幾年應該又會更棒吧 ----------- 又,這場聽眾小朋友很多 雖然大體上來說沒有製造什麼嚴重事端 但是一些小動作干擾也讓人不舒服 像我後面的小女孩就持續(!)的寫字摺紙講話 還放屁 不然就是在椅子上滾來滾去 然後她身邊的大人完全沒有要制止的意思 唉 有那麼多可以帶孩子去打發一晚的地方 拜託不要來音樂廳 除非你確定孩子是帶得出去的

Evgeny Koroliov演奏郭德堡變奏曲

一早吃完早飯正想來打個電動 好友顧大哥忽然丟出訊息 說:「MOD現在正在播這個。」 一看之下原來是個郭德堡變奏曲 一個長得彷彿在60年代有過瘋狂青春的老男人穿著黑襯衫 在一個顯然不大的場地演奏郭德堡變奏曲 字幕說是萊比錫巴哈音樂節的演出 一聽之下真不得了 我嚇得背都挺直了 這個鋼琴家叫做葉夫根尼.柯洛廖夫(Evgeny Aleksandrovich Koroliov) 1949年生 現在是漢堡音樂院的教授 德文維基上寫著: 作曲家Ligeti曾說他的荒島唱片就是Koroliov彈巴哈 即使將要饑渴而死 也要一直聽一直聽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 (天啊這是多麼巨大的愛慕與告白 我都要壞掉了 XDDDDDD) 我只聽了前面幾段就覺得完全可以懂得Ligeti的意思 下面就是這個演出的播放清單 耳聽為憑啦我不想講那麼多..... 感謝顧大哥讓我今天一早就上iTune Store 絕不是因為苦悶而刷的卡.....

作業集:葛利格 抒情小品

圖片
收在這邊的都是我上課彈過或正在彈的 全都彈得很爛 所以大家還是聽聽大鋼琴家的演奏確保身心健康就好 奉勸各位學習鋼琴者千萬不要只彈那些拜爾徹爾尼等德國系統的東西 歐洲音樂版圖不過跨過一個小小的北海 便多了許多新奇美妙的音響和清新的氣息 葛利格筆下那種細膩的鄉愁讓這些小曲子格外雋永 對我來說這好擊中遊子的情懷 跟那些法義德奧在地人寫出來的東西 就是不一樣  Op.54 No.5 Scherzo      Op.47 No.3 Norwegian Dance  http://youtu.be/jeFSbSLSI-I 因為不能嵌入所以放的是連結 吉利爾斯的演奏好令人感動 雖然是個素材短小的簡單舞曲 技術也不困難 但是他的層次感、色彩和韻律都十分豐富 沒唱片的請趕快去買 這是DG發行的  Op. 57 No.6 Home-Sickness    Op.12 No.6 Norsk 我不喜歡太快的速度 因為太快就沒有山谷回聲的感覺     Op.12 No.5 Elfentanz 這小小一首竟然也有四聲部的織度....  

薛巴柯夫彈蕭士塔高維契:兒童組曲、清泉組曲(The Limpid Stream Op.39)等

圖片
會認識眼鏡蕭的兒童組曲不外就是基於一種大人欺負小孩的心態 所以就故意找一堆給兒童的XX來視譜 想增進一點彈琴脆弱的信心 哪知眼鏡蕭不是省油的燈 這套作品是寫給他當時九歲的女兒Galina練琴用的 就算是真的為初學者小孩寫的 也很有機鋒 它雖然音符大顆 但絕不俗氣 也不陳腔爛調 很考驗彈琴者的直覺 上面這是薛巴柯夫彈的 我稍後再提他 下面這個很珍貴 是眼鏡蕭自己彈的 每首之間他還自行報幕: 可以發現眼鏡蕭自己彈琴相當之冷 也不拖泥帶水 懶得搞濫情那套 這究竟是他本性漠然(但從他大量的作品裡看顯然不應該是這樣) 又或者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也許是很複雜的 又 我手邊的樂譜是這個版本: 問題是這本竟然少了一首 "生日派對" 如果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到有七首完整版的樂譜 煩請告知一下 謝謝 上面薛巴柯夫的錄音是來自這張唱片 由Naxos發行: 這張唱片裡面很精采的一部分 是最後四首改編自芭蕾舞《清澈的溪流》(The Limpid Stream, Op.39)的鋼琴獨奏曲 全都是俗到爆炸的好聽音樂 對我來說 蕭士塔高維契獨特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種多面性 那些俗到爆的「好聽」音樂 總是有種神祕的效果 重點不是這種音樂有多麼老套 也不是他會在裡面故意植入一些胡椒、魚刺跟棗核 讓你辣到或嗆到 而是因為他炒各式爛梗公式實在太過熟練 炒得有聲有色 極盡歡樂熱鬧之能事 反而出現一種隔岸觀火的冷淡和抽離 於是暗示著面具裡外的悲劇感就幽幽地浮現 「那是我,那也不是我」 就憑這一點 我就再也放不下他了....

貝瑞佐夫斯基與布拉姆斯

圖片
2001年熊叔在阿姆斯特丹大會堂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錄影 意外的好聽 他的超技優勢非常適切的支持了這首很難的作品所需要的堅實骨架 是個讓人相當滿意的演出 如果對錄音有興趣的話 熊叔在Mirare有這首協奏曲的唱片 是前兩年的新錄音 指揮是上次一起來台灣的Liss iTune Store上也有  不難找 這是第一樂章第一部分 這現場的其他部份都可以在水管上找到: 這個演出前面有一個訪問 熊叔很簡短的談了談跟這首曲子有關的一些東西 有一段內容非常可愛 主持人:所以對你來說,布拉姆斯是一個讓你喜愛(lovely)的作曲家? 熊叔:用英文來說的話,莫札特、披頭四、布拉姆斯,都可以叫做Lovely 可是我比較想用法文表達,就是j'adore,是的,我愛他 (I adore him)。 主持人:那是什麼原因讓你喜愛布拉姆斯? 熊叔:不知道。不需要理由。 愛本身就是盲目的。 我真的開始懷疑,熊叔心中其實住著一個可愛活潑的少女......

李格第(György Ligeti):Musica Ricercata

圖片
我學生時代在管樂圈混了大概九年 木管銅管都玩過 各有趣味和學問 也幫助我擴展不少視野和曲目 還記得維也納愛樂第一次來台灣時有多轟動 當時我只有高中一年級 鄉下孩子無法躬逢其盛 但是可以聽聽CD做個夢 不只是維也納愛樂 還有柏林愛樂 我們都十分崇拜這些天團裡強大的管樂部首席 說來好笑 我之所以高中時就在貧困中決定要收齊貝多芬的交響曲總譜 跟這些首席們出色的表演有一部分關係 像貝多芬第六跟第四啊 裡面的木管多美 色彩多豐富 貝多芬第三裡面那獨特的 不成對的三部法國號組合 我真的好想看看這些東西是怎樣寫在譜上的...... 那時候社團音響邊常註的幾片CD裡 就有Karl Leister 還有 Günter Högner (當時還很臭屁的覺得自己學識淵博 知道Karl Leister用的是德式豎笛 簧片要用線綁的 然後Högner用的是維也納式單管F調法國號 經常砲聲隆隆 XD) 不久後我得知 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的幾大天王 竟然有個無敵夢幻的組合:Wien-Berlin Ensemble 是他們組成的木管五重奏 實際上聽到Wien-Berlin Ensemble 的現場演出已經是大學時代的事情了 除了追五重奏的音樂會 獨奏會也去了好幾場 那時候開始買唱片 也收了兩三張 一張比較通俗的叫做「邀舞」 主要都是些輕鬆愉快的改編曲 另一張我格外喜歡的(但好像很快就買不到了)是他們演奏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經典 透過這張 我開始知道Samuel Barber(美麗至極的"夏日音樂") Jean Françaix(非常幽默有趣的音樂) Luciano Berio(編號動物園:短詩朗誦搭配生動的演奏 有諷刺 有沉思) 還有György Ligeti六首小品(Bagatelles) 個個精采刺激 又有許多出人意料的動人片段 說這張是我的現代音樂入門之一也不為過 其中Ligeti的那組作品 我最近才驚訝的發現 它不是為木管五重奏原創的 而是來自一套十一首的鋼琴獨奏作品Musica Ricercata(1953) 我第一次知道這套作品 是有一次在臉書上有個朋友貼了第一首 說: 「萬一忘譜的話只要一直彈A就好了。」 這Musica Ricercata的第一首還真的是從頭到尾都幾乎只有一

氣質這件事

圖片
聽完艾德曼獨奏會後 雖說不是很想買CD 但最後被好奇心驅使 就買了 這個 都不是音樂會曲目 所以也很新奇 不會有預設立場 (至於音樂會曲目 我決定等久一點再買) 那天聽完音樂會我就在FB上迫不及待的說: 雖然N篇報導都在強調艾德曼演奏的蕭邦之男子氣概,不過我覺得我昨晚遇到一個高大優雅的美女(這個高大大概是175-185公分高,體重70公斤以上這種量級的)。詩經說的「碩人其頎,衣錦褧衣。」大約就是這種氣勢。 除了像那高大穩重的莊姜公主令人拜倒 我忍不住要說 我想我愛上他的左手了 現場聽敘事曲就覺得好過癮 聽這些巴哈的作品 真是覺得一口下去層次滋味有夠豐富的 能讓人耳朵一直想往其他聲區挖掘 這魅力不可謂不強 不過啊 半音階幻想與賦格 還有 義大利協奏曲 我之前是有另一個愛版的 就是葉格羅夫的演奏 前者是卡內基廳的「幻想曲」演奏會實況 後者是葉格羅夫最早出的幾張絕版唱片中收錄的 我還記得 我放葉格羅夫的唱片給鋼琴老師聽的時候 他說 他覺得 這個鋼琴家可能不會再進步了 因為「他似乎太依賴他天賦的直覺和氣質」 我當時還不是很懂這些話 當然 因為鋼琴家短命早夭 這話也無從印證起 可是聽到艾德曼演奏這兩首曲子 我忽然有些感觸 因為艾德曼的演奏給我的衝擊 的的確確是思考和歷練的產物 而不是某種無法遏抑的本能熱情爆發 想到這裡我就有點糾結 於是中午趁午休我又聽了一遍葉格羅夫彈的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 還有義大利協奏曲 結論是...... 人千萬不能跟帥哥過不去。 故意選一張邋遢的 這真的跟長得帥不帥沒關係 而是說葉格羅夫的演奏 那氣質實在是太帥了 不是齊瑪曼那種讓人慚愧遠觀的帥 而是那種天仙下凡 毫無塵世煙火氣 頭身一整個黃金比例 就算這只是天賦 也是萬中無一的永恆 我竟然動搖想要印證他依賴天賦之輕率與淺薄 結果再度被帥醒 真是活該 我們還是不要繼續猜測他可能老死庸俗腐朽的悲劇好了(哭哭) 大家都很好 我再也不比了

2013.6.17 艾德曼鋼琴獨奏會

先說花絮 本來沒有要去聽這一場音樂會 理由蠻現實的,就是沒錢 加上四月花錢太猛,五月又繳所得稅,令我近日對此有所忌憚 結果鵬博藝術的前一檔節目發生了一件嚴重的意外 鋼琴家卡薩里斯開開心心來台灣 debut 電台節目也上了 訪問也舉行了 連聽眾見面會都辦了 居然心肌梗塞送醫急救 雖然是沒有危急到失去意識 但還是裝了三根支架 台北台中的演奏會只好取消 (是說鋼琴家住在中國醫藥學院的加護病房 離中山堂很近 鋼琴家還試圖說服醫師給他三小時外出 只是彈個鋼琴 去去就回 結果當然是被阻止了) 取消以後 經紀公司損失慘重 所以這一檔艾德曼獨奏會就顯得格外重要 偏偏艾德曼在台灣知名度並不高 票推得很辛苦 然後就出現了「 如果票房達到六成 徐老闆就裸奔 」這麼一則傳言XDDDD 我看竟然會有人因為開經紀公司賣票賣到要脫褲 心一軟 就買了兩張票 好笑的是 裸奔號召一出 果然票房賣過五成 真是令人振奮 雖然最後不知道票房結果怎樣 以及徐老闆到底要不要裸奔(喂) 但是音樂會還真沒有令人失望 音樂會當天早上 我進了辦公室 想到該繳公司停車費 這才發現我忘了帶錢包 因為每次下班後去音樂廳的路上總是塞到讓人精神崩潰 實在太可怕 心想難道我要請一小時假早退回家拿錢包再去音樂廳嗎 可是因為必須代理同事工作 不可能提早離開 於是就提心吊膽的到了五點半 準時衝出辦公室 結果一路交通非常順暢 不到四十分鐘就到家 還可以吃個晚飯再進場 真是感謝老天 上週三端午節我跟鋼琴老師在Line上聊天 老師說:「從省錢的角度,不妨你就想成是去吸收知識上課。」 也許是因為開始學琴真的有差 過去許多年來我對那些名家演奏出神入化的音色總覺得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現在聽現場的時候漸漸學會注意鋼琴家們使用身體的技巧 無論是大範圍的用力 或小範圍的手形 如何塑造不同聲部的對比 如何漸強漸弱 營造色彩 艾德曼這場演奏會就讓人覺得這方面收穫很多 說這是個兩小時僅需八百元的超值大師班絕不為過..... 上半場的六首貝多芬Bagatelle(Op.126) 都不是龐大艱深型的東西 (真的有很多人拿這個當獨奏會開場嗎?) 所以 花招在這裡是不管用的 就像煮菜最難是青菜豆腐 這邊艾德曼適切而端正的演奏 六首一下子就過去了 我也默默記下 可以

成人學鋼琴這件事

每個成年後才開始(或重新開始)學琴的人 背後大概都有一段故事 我自己是十二歲那年學過一年鋼琴 當時只學到徹爾尼599的前半 就因為家裡決定不買琴而停學了 (其實另一個原因是我成績也退步了 那時候週末可以在家附近陰暗的國小倉庫裡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 為的只是那裡有鋼琴可以練 可見有多瘋狂) 過了整整二十年後 我才又重新找了老師上課到現在 我的重點不是自己這二十年的故事 而是重新開始後深深感覺成年人開始學琴真的跟兒童不一樣 理論上 成年人比較會找方法去解決問題 反面說 成年人也會思考 有沒有比較快的方式 偏偏 學琴這件事情就像運動 除非基礎很好 或是當真天賦異秉 否則基本上沒有捷徑可走 可是 一個大人 他只要看食譜 在腦中模擬幾遍後 就可以做出70分的菜 只要快速歸納各種文獻就可以做完一篇報告 對一個議題有基本但全面的掌握 或者只要憑直覺就可以知道跟誰打交道應該採取什麼手段跟技巧 你要如何讓這樣已經熟練於快速解決問題的人 面對那種必須要靠長時間累積才可能有成效的功課 更何況 對於成年人來說 慣用手的日常累積性傷害 還有姿勢的長期偏差 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 重新學琴後自然就對其他朋友學琴的經過感到好奇 朋友A說她以前的老師基本上沒有教她什麼東西 每次都是她自己練完非指定的新曲子然後上課彈給老師聽 老師除了在她樂譜上寫日期以外就算結束了 可能也懶得管她 如此這般 她高中畢業前 就把小奏鳴曲第一冊自學彈完了 但她也說 小時候(高中畢業以前)超乖的 每天都非常老實的練四十分鐘哈農才開始其他的功課 (我:我哈農只是音階指法參考書....@%^$%^&%^) 而的確小時候心思單純 很少有投機的想法 老師說練什麼就是練什麼 A上大學後離開家鄉 又找了個老師學琴 這才發現以前遇到的老師有多差 誤人不淺 新老師拿了莫札特的奏鳴曲給她練習 她發現以前那老師只要聽到音符正確就會畫日期 但是對新老師來說一切都沒那麼簡單 還有太多事情跟技巧要注意 原來 把一本小奏鳴曲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都畫上日期彈完了 並不表示真的有學到裡面該學的東西 在指法跟音符以外的更多講究 這樣的東西老師根本沒有教 A很氣憤 天天練四到六小時這麼多年 竟然什麼該學的都沒學好 這簡直不是耽誤青春可以形容

訪客數一千人次達成

圖片
首先要感謝各位光臨這個低調的小部落格 讓這個小地方短短兩三星期就超過一千人次 前天一個表妹跟我抱怨說 為什麼跟長輩一起吃飯 他們都只會談結婚生小孩當阿公阿嬤想抱孫子之類的問題 我說 難道你要他們在飯桌上跟你討論康德、貝多芬 還是天台宗的圓教理論 或是程朱理學之辨? 我覺得這種問題的厭煩之處並不在於什麼 「我生了你要養嗎」之類的氣話 而是在於一個家庭裡面的傳承和影響 難道都沒有一點精神方面的東西 以致於除了繁殖跟金錢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內容 我也很怕自己變成這種人 幾十年以後腦子裡面只剩下誰的小孩賺幾多錢 結婚了沒有 肚子大了沒有 小孩有沒有考第一名 要吃這個那個才不會得癌症死掉之類 當然 這個部落格不是要談我的私事或是憤世嫉俗用的 與其痛罵他人庸俗 不如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 我希望這個部落格是個小鐵盒 裡面保存一點現時的感動 回顧起來這一輩子應該會很滿足..... 最後來分享一首舒曼青少年曲集裡的小品:第35首 - 迷孃(Mignon) (此女透過統計可知是德國浪漫派裡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 感謝歌德大力推廣(?))

2013.6.7. NSO與鄧泰山音樂會隨筆

圖片
這場原先沒有買票,但是朋友顧大哥因為工作忙碌 臨時不能北上 便將他的票轉讓給我 所以要特別感謝他.... 到了音樂廳拿了節目單才知道 上半場全部都是普羅高飛夫 下半場才是蕭邦協奏曲 別的朋友說 這是節目設計的技巧 既然要推廣 (已經不太現代的) 現代音樂 就要把鄧泰山演奏的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放在下半場 以免聽眾上半場聽完協奏曲就跑掉 事實上我發現還是有人下半場才來呀 我坐的包廂也是下半場才鑽進一堆年輕女孩 開口閉口說著老師怎樣怎樣 大概是學音樂的學生組隊來聽鄧泰山吧 賣座蠻不錯的 中央的位置幾乎都滿了 四樓也是近全滿的 二樓除了太邊邊的座位外也都售出 唉唉唉不像列夫席茲 連二樓都只有左邊人比較多= = 上半場曲目老實說我不熟 是普羅高飛夫的灰姑娘第一組曲 和第三交響曲 灰姑娘第一組曲相對比較悅耳 也是比較早期的作品 最後選曲結束在灰姑娘午夜鐘聲響起法力失效的音樂 聽到那邊我忍不住被感動了 第三交響曲的音響很尖銳衝突 雖然我並不排斥這種音樂但是第一次聽總是會走神 我發現自己還蠻喜歡銅管的不協和音 偶而 這會讓我想起華格納 萊因黃金裡怨恨的阿貝里希 和諸神黃昏中那黑心的哈根 又或者是馬勒交響曲裡經常出現的荒謬笑臉 下半場協奏曲開始前 我忍不住想到前幾天上報紙的齊瑪曼痛罵盜錄者的新聞 就開始默想要是我要做風衣版 我應該坐在哪裡 然後用什麼等級的設備錄出來的東西才能聽 我曾有一次試過用MD搭配指向性麥克風錄音樂會 (這設備已經比什麼智慧型手機好太多了) 可是 錄出來的東西 除了有一堆自己身體造成的雜音之外(因為麥克風位置) 根本就沒有現場那氣氛跟音樂的深度廣度 所以要風衣根本不是那麼簡單的 以前有個合唱團經常合作的錄音師說 有藝術境界的錄音 是要能把演出當下那搖曳的空氣與光澤都錄下來讓人感動的 的確有很多現場錄音透過高超(但未必複雜)的技巧 盡可能還原了當下的氣氛與溫度 我也是經常在Youtube上面找音樂聽的人 而且我必須感謝很多樂迷在上面貢獻自己的多年絕版收藏 還有那些不會發行的電視轉播 以及許多年輕演奏家透過小心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來開展演奏事業 讓我們不致於完全被唱片公司的商業策略綁架 但對於那些音質粗劣的偷錄版 我根本看都不會看 所以我覺得 那

平均律第一冊 升F大調前奏與賦格 BWV 858

圖片
平均律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對耳朵負擔比較小的甜美音樂 我想這首升F大調就是個代表 (但不知為何我覺得(猜想)實際上彈起來那個節奏感會有點難) 三聲部賦格的主題也異常的溫柔可愛 來聽Joanna MacGreger的演奏 很久以前第一次買平均律唱片時我不是買李希特的 (我以前很不喜歡李神這套錄音裡面濛濛的音效  --那時對李神還沒有產生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熱烈感動-- 但隨著年紀漸長 開始知道錄音音效跟音樂是兩碼子事  比方說1935年Bruno Walter跟Lotte Lehmann, Lauritz Melchior灌錄的女武神第一幕 音質爛爆了 可是音樂真是熱烈到爆炸 聽完以後只會想為什麼沒有第二幕跟第三幕 而一點都不會記得音質是怎麼一回事) 而是跟風去買顧爾德的 只買了第一冊 之後有一次聽到第二冊 只覺得沒有第一冊那麼令人驚豔 所以就理所當然的忽略它 (然後很多學鋼琴的好像也沒那麼勤勞把兩冊都彈完) 一直到買了列夫席茲在邁阿密什麼鋼琴音樂節錄影的平均律單場全集DVD 我才知道不是第二冊有問題 可能是聽的方式有問題 列夫席茲的編排法是把第一跟第二冊混合在一起 同調性的算一組 於是就有很好的對比效果 並且可以看到巴哈在每個調性上實驗了怎樣的發展可能 整體聽起來豐富很多 不過這DVD光是要看完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看到一半就跑去拖地板了 拖完他還在彈 心裡覺得有點對不起大師這麼有毅力的演奏 事不宜遲咱也來聽聽第二冊的升F大調前奏與賦格 BWV882 英國鋼琴家Angela Hewitt的演奏 (她跟Joanna的氣質真是很不相同啊XD)

Alexander Kobrin 演奏莫札特

圖片
這位「鋼琴金童」是2005年范克萊本大賽冠軍 2010年來跟NSO合作過拉二(金童云云是NSO的宣傳文字) 去年年底則來開了一次獨奏會 此君雖然彈了不少拉赫、史克里亞賓這些俄式標準配備 我這邊甚至還有他比賽彈的加斯巴之夜 但歐巴桑我比較喜歡他彈舒曼、海頓、莫札特 特別是海頓跟莫札特 這年頭讓人覺得心境清涼舒爽的演奏實在不多見 加上認真的態度 內斂的氣質 和罕見的眼鏡萌屬性 真是相得益彰(誤) 這是蠻新的演奏錄影 去年年底在莫斯科格涅辛音樂院的演出 莫札特降B大調奏鳴曲 K.333 奏鳴曲集有收錄這首 不特別華麗 感覺是個很容易就會落入無聊的曲子 不過Kobrin彈得神魂俱足  是個會吸引人興致盎然聽完的演奏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演奏 是他2011年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Enescu音樂節上的演出 莫札特第23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 K.488 指揮是古樂大師Ton Koopman Kobrin真是兼具優雅、活力與熱情 還有點微微的腹黑魅力XDDD 返場安可來個舒曼的Warum? 是說這為什麼問得這麼美 你害我也要生氣的問為什麼就這麼結束了XD

新作業:二聲部創意曲No.2 BWV773 / 平均律第一冊F大調前奏曲 BWV856

圖片
巴哈佔了我作業一半以上....這也沒什麼不好,因為不容易膩,變化又多。最重要的是還蠻合我脾氣跟胃口的。(日後不定時記錄進度) 1. Invention No.2 BWV 773 2. WTC I: Prelude in F major BWV856 註一:為表示清白以及我都有在認真的學習絕無花痴,故選兩位女士的演奏如上(真是越描越黑XD) 註二:有關第二首。其實我們上課時第一個想到並馬上拿出來觀摩的是李希特怎麼彈,唯一的問題是,他彈得太快了,有些細節不容易一下子聽清楚,但以原典版來說他的演奏是最符合譜面上記錄的,特別是裝飾音的彈法。 又,李希特錄平均律的時候用的鋼琴好像是壞的,至少這一組前奏與賦格,鋼琴一直發出咕嚕咕嚕的怪聲,但是他果然在水上行走,無視這種缺陷,彈得瀟灑極了。

聽蘇可洛夫全集有感(二)

圖片
這套小磚真是棒。 隔了好一陣子我才開始繼續轉檔。這次轉的是舒伯特D.894和D.960,1992年赫爾辛基現場錄音。不說D.960。轉檔那天早上我聽的是D.894,真是越聽越驚奇,越聽越感動。連我的老iMac都欣然吃下這兩片CD,沒有一點排斥跟抗拒。 雖然,舒伯特本人對於開發鋼琴的各種可能性或許沒有太大熱情,但是你無法不被這裡面溫情歌唱背後的憂鬱吸引。蘇可洛夫真是彈得出神入化,把所有的最細節都處理到極致,完美得剛剛好,毫無造作感,而且一點都沒有因為對細節的過度追求而失去整體的熱情。實在太美了。請容我引用水管上的同一錄音向蘇大師致敬。

列夫席茲2013台北場部分實況錄影

我是從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來台第二次起開始「追星」的 總覺得這個「追星」裡面很有一種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慶典味.... 這個慶典並不是去夜市買氣球撈金魚、吃蚵仔煎跟麻辣臭豆腐 也不是你千里迢迢跑去台東只為了坐個幾分鐘熱氣球 而是要你丟下日常生活的一切 專心去「密集、大量」的被一連串精神儀式衝擊 然後從這裡面重新感受、沉浸、意識到某種提煉過的、 屬於人類精神深層的共通喜怒哀樂 經此儀式 可以得到昇華 會覺得人生更完整 可以再經得起來年消耗與挑戰.... 今年列夫席茲的曲目是貝多芬和舒伯特的最後三首奏鳴曲 (看,按照那些「市場票房人士」陳腔濫調 誰敢在台灣開這種自殺式曲目) 買了票我很擔心的跟朋友說 貝多芬最後三首我不怕 小時候有一陣子蠻常聽(這表示距今也有點久了) 但我真的怕舒伯特最後三首會讓我在音樂廳陣亡 最恐慌的是我竟然買不到李神的No.20來預習 不要說李神了 連其他人都很少錄 再加上三月底聽了梅尼可夫(Alexander Melnikov) 灑花轉圈加上簽名拍照事後花癡等等 於是時間拖著拖著音樂會就到了...... 票房不夠好也不算太壞 大概也就六成左右 直到音樂會開始後我才對這個數字很有體會 首先 這六成購票者 是真忠心的樂迷 無論他們對這兩套曲目認識深刻與否 他們都是真的很珍惜這位鋼琴家的聽眾 我衷心感謝那兩天與我一同在台下的這些人 在這兩場音樂會裡面  聽眾與列夫席茲共同創造出我平生未見的現場境界: 絕對的專注、安靜到令人耳鳴的緘默聆聽、極少咳嗽與雜音干擾 也就是這樣的現場氣氛 才讓列夫席茲Op.111的弱音神奇得宛如從天而降 這簡直是宗教式的體驗 音樂廳變成了孤島或是祭壇 每個人都見證了也成全了偉大的音樂 要是這兩場音樂會爆滿 但台下坐了一堆公關票聽眾 為了交差寫報告的學生 附庸風雅的太太團 不然就是不咳會死的癆病鬼 不揉塑膠袋會死的XXX 不講話會死 不玩手機會死的XXXXXX ......我能不感激這實實在在的六成票嗎? (真是對不起徐老闆) 這兩場裡面 我最喜愛的神奇時刻是Op.111, D.959, D.960 舒伯特那場聽到一半我就開始和肚子痛掙扎 整個人縮在座位上卷成一團 但這不妨礙我聽到D.959第二樂章和第

尼可萊.梅特納:《童話故事》 Op.35, No.4

圖片
Boris Berezovsky還蠻認真推廣梅特納的音樂,除了辦梅特納音樂節以外,也錄製了一些梅特納的作品。這張Medtner: Contes & Poemes(歌與詩)是蠻新的專輯,Mirare發行,裡面穿插了梅特納的歌曲作品和Skazki(故事集)。 梅特納跟拉赫曼尼諾夫是同時期的人,他是德裔俄國人,1900年莫斯科音樂院畢業 ,師從塔涅耶夫,學的是鋼琴和作曲。他有個有名的事蹟,就是他愛上哥哥的小提琴家老婆,他的哥哥Emil是留德學醫的,一戰爆發後被滯留在德國。總之他的哥哥成全了他,等到1918年他們的父母過世後,他的哥哥和妻子離婚,梅特納才把心愛的人娶回來。 梅特納是靠拉赫曼尼諾夫的介紹才有機會在俄國革命後離開的,後來長住在英國。不過,因為他個性比較內向,一直無法適應商業化的巡迴演奏活動,所以知名度也無法打開,定居英國以後就過著非常安靜的教書作曲生活。 梅特納很厭惡一戰後風起雲湧的新音樂,他認定偉大音樂的傳統只到華格納便結束了,連理查史特勞斯都不入流,而史特拉汶斯基他認為只是個豬頭。同樣是堅守最後的浪漫派,被人批評為頑固不夠進步,拉赫曼尼諾夫就比他風光多了,至少有輝煌好聽又肥大的管弦樂、協奏曲之類的受人歡迎。梅特納的興趣一直都在本來就小眾的歌曲、室內樂、鋼琴獨奏之類,所以就被排擠出主流之外。 二戰爆發後,梅特納的德國出版商關門落跑了,使他的經濟頓時陷入困難。他的晚年是靠著一個鋼琴學生的接濟照顧才得以安度。 他為鋼琴獨奏寫的38首Skazki是他的代表作。Skazki這個名字在英文被翻譯成「童話故事」,但比較正確的意思應該只是「故事、傳說」而不一定是童話。每一首都附有一個簡略的靈感來源。我這裡選的是Op.35 No.4,譜上寫著,靈感是李爾王第三幕第二景裡的: Blow, winds, and crack your cheeks! 仔細聽就會發現狂風怒吼中的主題真是很英國式的荒蕪,深沈而濃烈,真切傳遞出李爾王遭遇背叛的悲痛,呼喊著願這暴風摧毀一切。這首搭配莎士比亞原文一起聽真是美妙:( 請從5:10開始 ) (竊以為大熊叔在這個現場彈得沒有唱片好,唱片演奏的音色之濃烈實在很動人) 補充:又,上次去老師家上課,看到老師鋼琴上正擺著梅特納協會出版的Skazki全集。我興奮的看看老師,他說:喔,隨便彈彈而已啦。但是,從

美國名經紀人Maxim Gershunoff 談Youri Egorov

圖片
俄國鋼琴家葉格羅夫(Youri Egorov)短暫的一生與他純淨詩意的音樂讓我深有所感,特別是當我知道他這純淨的音樂與他真實的生活竟然是天差地別的時候。 感性面的幻想我已經寫成一個 短篇小說《葉格爾》,本季即將出版 ,但是真實面上還是對這年輕的生命很感傷。 我最近在美國著名藝術經紀人Maxim Gershunoff的回憶錄裡,看到跟葉格羅夫有關的、令人心碎的一些描述。 這個Maxim Gershunoff不是別人,就是在1977年范克萊本大賽中,對剛逃離鐵幕還沒沒無聞的葉格羅夫讚賞有加,主動找人提議要籌錢頒獎金給他的那位經紀人。 雖然范克萊本大賽裡葉格羅夫無法晉級決賽,只能算是個輸家,但是因為經紀人的努力推介,他不久後還是順利的在紐約林肯中心的Alice Tully廳首演,緊接在當年度首獎得主,南非鋼琴家Steven de Groot之後。葉格羅夫的演出甚至更受讚譽。還有誰能用這麼戲劇性,以大賽敗者之姿又翻紅出道的。 然而,在這個使葉格羅夫聲名大噪的成功後,葉格羅夫很快就交到一群不好的朋友,在紐約與阿姆斯特丹都有這樣的一堆人(他長期合作的小提琴家Emma Verhay回憶中也毫不掩飾對他這群朋友的排斥)。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他向經紀人要求預付一筆費用租房子(一年12000美金!),好讓他在美國演奏時可以有個地方住。事實是那房子除了他自己有時住一下,大都是給他的「朋友」們玩耍用的。 他在美國巡迴時,這些「朋友」也跟前跟後,把他帶去夜店,當時很有名的Studio 54 他也是常客,不必排隊,毫不費力的就擁有了俱樂部的會員資格。在這種生活裡,他很快的就學會用藥、酗酒、濫交。他身邊那圈人,後來每個都得了愛滋病。 而這個經紀人替他安排的協奏曲演出機會,最後卻因為葉格羅夫無緣無故想要換曲目,造成糾紛,落了個樂團宣佈永遠不跟他合作的糟糕下場。之後他因為多次沒有履行演奏合約,只好轉換經紀公司,條件越換越差。古典音樂圈很小,很快大家都知道他的毒癮和放蕩(美國又是個特別保守的地方)。他最後一次在美國演出是1986年,當時健康狀況也已經不好,他在美國的演奏事業就此結束,回到歐洲度過最後兩年。 Gershunoff回憶說初見葉格羅夫便對他獨樹一格的敏銳詩意十分感動,那讓他在一大群年輕鋼琴家中格外脫俗,而這個特質可說是來自他的老師Yakov Zak的傾

聽蘇可洛夫全集有感(一)

圖片
昨天在噗浪上跟朋友聊才知Sokolov以前在俄國Melodiya也有其他的錄音 這大概充其量只能說是Sokolov在Op.111這個唱片公司下的「全集」 不過沒關係 反正蘇大師生性龜毛 所以這磚也很小塊 只有10張CD 也許蘇大師會像李神一樣 死後出現多如牛毛的現場錄音發行 (這個日子我看還是越晚越好....) 伴隨著對老iMac退化的光碟機的抱怨 我把這塊小磚慢慢植入電腦裡 一面轉檔一面聽 因此我昨天得以第一次把賦格的藝術一口氣聽到沒有寫完的第14首Contrapunctus (以前都沒聽完就睡著惹) 當BACH(降B, A, C, 本位B)主題開始要擴大的發展時 音樂倏然而止 那未完成的衝擊感久久不退 (原稿上有CPE Bach的註解:到這裡,作曲家便死了。) 前陣子發現的Joanna MacGregor 她的演奏啟發我對賦格的藝術這套的興趣 而Sokolov的演奏又大不相同 從這位大師按下的第一個音 就讓人敬畏於他的龐大(不是體重XD) 對我來說 蘇大師最獨特地方 在於那琴聲的肉質(?)之豐滿 每個音不只是有皮有肉 還有骨有血 忍不住會想 平平都是一個琴槌打上去以後震動逐漸衰減的波形 憑甚麼蘇大師那「嗡」的一股殘響就有無限多的想像空間跟深度 全部組合起來就變成活物 顧盼之際非常之鮮明躍動 不是只有活 而且是轟轟烈烈讓你目不轉睛的美 雖然跟李希特那種無所不在的病毒式感染力比起來蘇大師還有點微妙的不同 但已經足夠使他與前輩比肩 讓後輩望塵莫及了 我認識Sokolov的過程 先是Le Tic Toc Choc(光這一首他已經是超凡入聖的境界了) 再來是普七(還有誰能在這麼慢的速度作到這麼白熱化的發展 李希特也不快啦但表達出的內容完全不一樣) 現在又有蕭邦前奏曲全集 每首彈得好像我這輩子又重新認識了這套曲子一樣 我還沒聽朋友口中非常完美的布拉姆斯呢 繼續期待.......

李希特:對話錄與筆記 / Sviatoslav Richter: Notebooks and Conversations(二)

李希特在美國 李希特自評在美國演出的表現都不好,但是一直被追捧,讓他對公眾頗為厭煩。特別是跟Leinsdorf合作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唱片,他認為這是他這輩子最爛的錄音之一,但是大家都說這張好。他說:我真的不懂,我前後聽了好多次想知道這張唱片到底哪裡好,每次聽都覺得爛得嚇死人。 李希特在美國受到最大的驚嚇還不是這個,而是在卡內基廳演奏時,赫然發現他失聯十幾年的媽媽竟然坐在台下(她跟第二任丈夫專程從德國過去聽的)。那天晚上他心情極差,彈錯一堆音,結束後也不願意見母親。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私自(因為有人看管他)叫了計程車去和母親會面。 他的母親完全變了,他說,被她第二任丈夫下了咒似的。儘管他們母子十九年沒見,這個顯然精神狀態有問題的第二任丈夫還是跟得緊緊的,完全不讓他們母子獨處片刻。 美國行結束後不久,李希特到德國去專程拜訪母親,想要帶她去聽拜魯特音樂節--這是他的長久夢想。當他站在母親家門口,準備按門鈴時,看到門牌寫著"S. Richter"(她第二任丈夫逃回德國時冒用了Richter這個姓氏),他心想:「我在這裡幹嘛?」然後他想起這個「繼父」名字叫做謝爾蓋(Sergey)。 (關於李希特和母親失聯的故事,容後再敘) 另一個在美國讓他演出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他們居然讓他選鋼琴。主辦單位把他帶到放鋼琴的地方,滿坑滿谷的琴,隨便他挑。可是,這讓他無比絕望....因為不管怎麼選,他都會擔心自己挑到的是錯的,不合適的,結果心情就變差,表現也就不好。李希特說他相信自己可以適應任何鋼琴,假使有一絲懷疑,就不可能做得到。只要你信心夠堅強,比聖彼得還強,你就能在水上行走XDDDDDDDD 媒體的誤解 謠言一:李希特喜歡取消演奏會 李神曰:我哪有喜歡取消,我會取消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我都有改期再補,並不是取消了就沒有了。 謠言二:李希特喜歡在小廳演奏 李神曰:那只是因為大廳通常都被訂滿了而已。他想彈的時候就會開心的彈,場地大小根本就不重要。而李希特不喜歡等檔期,也不喜歡什麼事情都要預約個好幾年....比如說協奏曲。 他說:大家都在猜想我現在為什麼那麼少演協奏曲。原因很簡單啊,在歐洲,樂團都嘛希望我四五年前就先簽約。當我自覺狀況正好又有空可以演奏,他們的時間又都排滿了。可是在俄國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啊!這聽起來可能不

李希特指揮普羅高菲夫交響協奏曲 Op.125

圖片
是的你沒有看錯,鋼琴大師斯維亞托斯拉夫.李希特,他指揮了, 而且居然還有錄音傳世.... 時間回到1948年 蘇聯文化部一改戰時態度 轉頭整肅作曲家 普羅高飛夫和眼鏡蕭都被點名批判:形式主義,缺乏民族性,blahblah。 雖然沒有明文禁止演出他們的作品,但這兩位作曲家的名字一下子就變成忌諱。 音樂圈都知道 此時不適合演奏他們的作品 小提琴家Oistrakh不得已取消了首演眼鏡蕭的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演一拖就拖到1955年 (相對於眼鏡蕭面對批判總是無能為力的態度 普羅高菲夫就火爆多了 據說他直接殺到文化部頭頭日丹諾夫的辦公室 指著對方鼻子罵說 你好大的狗膽竟敢拿我點名開刀....) 李希特表示他對這些禁令都不怎麼在乎 他不看報紙 而且人家越要避諱 他越想演 他還跟伴侶妮娜開了場音樂會 半場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半場普羅高菲夫 結果也沒有怎麼樣 1952年 羅斯托波維奇要首演普羅高菲夫的交響協奏曲 但文化部當局反對 因此許多指揮家都不願意接下這個工作 此時李希特發生一件意外: 他同一些女性友人外出健行 回來的路上在火車站旁的飯館 遇到醉漢一名 醉漢和收銀台起了爭執 開始砸東西 李希特上前制止他 兩人激烈拉扯 第二天  他發現自己右手有根手指劇痛還流血 看了醫生照了X光 說是手指骨折了 得要靜養 (結果李神腦中第一個念頭居然是大喜:這是個練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的大好時機!.......= =) 被迫停止練習和活動 李希特一下子清閒下來 他想到普羅高菲夫的交響協奏曲還找不到指揮呢 而且這事還被文化部打了回票 他就編了一堆故事 說自己手壞啦 大概這輩子不能再彈琴啦 不知道他到底怎樣天花亂墜的胡謅一通 (李希特說「這純粹是敲詐勒索」因為他的手根本是小傷 其實我想不通他手壞了跟可以首演這部作品有什麼關係 大概是他需要什麼告別演出吧XD) 最後首演決定在1952年2月18日舉行 曲子可以首演了 指揮也有了 唯一的問題是 這個指揮是個門外漢XD 好在有堅強陣容指導:孔德拉辛(Kondrashin)做了他的家教 十天之內教他掌握指揮的技巧 這曲子也頗長又頗有難度 但是彩排只有三次 孔德拉辛全程坐在樂團後面盯場協助 彩排時樂團裡的那些大提琴手像鄉下人 聽到羅斯托波維奇的獨奏段落就竊笑 不過

鳥群與雞

圖片
蘇可洛夫(Grigory Sokolov)彈法國巴洛克讚得沒話說 只是我發現這些作曲家的題目都很有趣 庫普蘭有個榨橄欖油的木槌歌(Le Tic Toc Choc) 今天又聽到一個拉摩的La Poule(雞) 蘇可洛夫再次展示了他自成一家、充滿驚人活力與音色的觸鍵 雖然底下有人說他彈得太凶暴 簡直像是在殺雞 但不得不承認他殺得你目瞪口呆...... 再來是旁邊相關影片推薦的 年輕的吉利爾斯演奏的Rameau鍵盤小曲 這首曲子叫做La reppel des oiseaux 用孤狗翻譯說是「鳥類回歸」 不巧這年少善感(?)的小吉彈得秋意蕭索 情調滿點 我以為這是個詠候鳥之類的季節抒懷曲 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結果好奇心驅使下繼續點開其他人彈的 特別是蘇可洛夫(這是個盜錄版但也可以聽到夠多東西了) 我傷心的發現小吉的演奏該不會是個美麗的錯誤...... 還有這個很愛彈拉摩和庫普蘭但是我始終沒有聽懂他在彈什麼的季弗拉(Gyorgy Cziffra) 於是今天晚上就在群雞亂舞中無言的過去了。

Joanna MacGregor 演奏賦格的藝術與法國組曲

圖片
原先知道這位鋼琴家是因為BBC(大約是2001年左右)拍了一套平均律上下冊的影片 裡面邀請了四位鋼琴家接力演奏上下冊 每個人各負責12首 加伏里洛夫是第一冊1-12首 這位Joanna MacGregor是第一冊13-24首 (下冊分別是Angela Hewitt和Demidenko) 那時就對她蠻有印象 原來她現在已經是英國皇家音樂院的鋼琴系主任 還是OBE呢 前幾天在iTune Store上胡混 看到她演奏的法國組曲 點來一聽發現不賴 馬上就刷卡 但真正的驚喜是前面賦格的藝術 不得不說有很多曲子往往要遇到對的人才會眼睛一亮 最有趣的是 我聽這首老是會想到貝多芬的Op.111最後一個樂章 (唉不是附點音符節奏的變奏都可以這樣附會的好嗎XD) 下面來聽一下她彈的平均律第一冊第15首G大調前奏與賦格 BWV860 之所以選這個是因為我最近正在練這個前奏曲 當然 跟這影片裡法拉利式的高速比起來 我只是個腳踏車(李希特只花了48秒就彈完了 我怎麼也彈不進1分20秒) 這個前奏曲是個像煙火一樣燦爛又眩目的二聲部創意曲 三聲部賦格則充滿天真而一點點野性的氣質 很精采的曲子...

韓德爾鍵盤組曲第一號

圖片
這是Youtube上的影片 如果是用CD來聽的話,可以非常清楚的聽到很多現場的雜音 比方說,翻譜和咳嗽等等 幫這位年輕鋼琴家翻譜的不是別人, 就是李希特大師 這是1979年法國Tours Festival的現場錄音 也是一段珍貴的樂壇佳話 在兩人交換演奏的這套韓德爾鍵盤組曲裡面 我最沒抵抗力的不是別的部分,就是第一號A大調這一組 結構上來說他比較短小 舞曲的種類比較少 但前奏曲的即興很有看頭,譜上標明以自由的琶音發揮 這裡可以聽到加伏里洛夫的演奏非常之豪氣 一點都不擔心他的fortissimo是不是用太多 彈性速度也很大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第三段庫朗舞曲 那節奏演奏得非常生動有趣,明暗變化動感十足,我真是好喜歡他的附點音符(心) 從來沒覺得附點音符的質感被表達得這麼好、這麼性感! 雖然他的細節不是那麼無暇,可是非常有感染力 第四段Gigue舞曲把整首推到高潮 他的細部修整更少,可是活力更旺盛 聽完以後會一面滿心熱呼呼的,一面感嘆: 唉,這就是青春無敵 。 如果覺得上面那個只有二十來歲、戴著墨鏡的囂張小屁孩演奏得太橫衝直撞, 下面這個爵士樂即興大師Keith Jarrett的演奏大概可以提供某種典雅的趣味: 速度從容不迫 複音的織度做得更清晰 (竊以為他前奏曲的踏板濫用到了一個程度 雖然音效頗美但總覺得似乎有點風格問題) 好像不可免俗的也該來聽聽顧爾德。這是大鍵琴的版本: 大鍵琴和鋼琴真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樂器 不要以為他們都有黑白交錯的平均律鍵盤就以為技巧是一樣的 鋼琴並不能說是大鍵琴的「進化版」 這也是最近學琴時開始有點思考跟體會的 有些彈法只適合鋼琴 因為鋼琴有獨特的性能和動態 反之 也有些技術只適合大鍵琴的特性 直接移植到鋼琴上只會覺得吵鬧又怪異 顧爾德在第二段Allemande舞曲裡面選擇的琴撥音色變化 就是鋼琴絕對做不來的 第四段顧爾德把這台大鍵琴的音色充分開發了一番 挺有趣的 不過老實說我不太喜歡這個錄音 尤其為了某種效果而把速度弄得很搖擺 讓人聽了蠻累 就當成一種參考吧~

巴哈:法國組曲

圖片
如題 可能是因為無意間點開了「台大鋼琴大賽」的FB頁面 他們的指定曲是法國組曲某一號某一首 聽了他們提供的示範演奏後我就失心瘋了 (因為手上有譜但從沒打開過)然後我才發現 原來巴哈的「安娜瑪格達蕾娜小曲集」前面幾首就是法國組曲第六號嘛 (內容很類似但是有點出入 也不完整) 連巴哈初步裡都有選到一兩首 ( 題外話 看這個「安娜瑪格達蕾娜小曲集」就覺得巴哈對太太真是不錯 太太的音樂教育不能等(誤) 把太太訓練好了有很多好處 因為他太太的抄本至今是巴哈版本的權威手稿 ) 法國組曲裡面難度比較低的似乎是第六號 我大致翻了一下 跟二聲部創意曲的程度好像差不多 特別是這個Gigue舞曲 好好聽 嗚嗚 好像可以欺負 這是加伏里洛夫大爺的演奏 這是Schiff的演奏 這是  神的演奏 Rudolf Serkin 1950年的現場演出 非常優雅而溫暖 本來想找個怪咖顧爾德的演奏 但是水管實在很不幫忙不讓我拉時間軸 就算了(哼) 目前除了Serkin這個早期的演奏 我比較偏好Schiff那個Bachfest的錄影演出 時間比較近的(他以前在Decca錄的那個唱片 試聽後我沒有很喜歡) 以前的Schiff有點太溫婉 什麼都彈得欲言又止還繞個小圈 好像話到嘴邊還要嚼兩下才吐出來 現在就樸素直接多了 但還是保留他雅緻的特質 這個演出的影像版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可以欣賞 就是Schiff的內功也蠻高的 看他手在鍵盤上面始終保持一個收三分力的漂浮狀態 可是彈出來的音色都非常清晰又有動感 我研究了一陣子都感覺不出他有敲打的動作 對我來說Schiff這個演出的魅力還有一點 就是看了以後很開心 會讓人很想也抱著樂譜去鋼琴前面湊熱鬧 其他的演出固然很精彩 可是只想站在場邊喊燒觀戰 並沒有很想下水一起玩的感覺......XDDDDD

人際關係

是說,接觸音樂以來,這裡就帶著無所不在的人際關係。 混社團有社團的人際關係。參加社團的人目的都不同,高中生多半有集體榮譽感的需求(現在的高中生還愛不愛這套我不知道了),我還記得我們縣賽得名的時候大家抱在一起感動大哭的場面。 ....印象很深刻,也很動人,但那不是音樂。 大學不像高中那樣凝聚力強,所以還會留下來的人大多是因為喜歡團練的感覺,再加上大學社團擔負著治療後青春期性焦慮的功能(啥),社團是各種感情的匯聚之地,許多人在這裡面愛過又分開,再怎麼樣也都像一家人,的確是很值得珍惜的回憶。 .....但那也不是音樂。 出了社會參加合唱團,其實跟大學社團也差不多,不同的是因為年齡層廣泛,很容易就會面對音樂圈的現實:那就是山頭林立。不同師門出來的老師,在這些團體之間較勁,還會論輩份高低,合唱團的成員也有講究,哪些學校的校友多的,也有另一種封閉的圈子,或許這樣會讓他們因為維持某種純淨感而覺得安全。 ......這絕對不是音樂。 那不要參加團體,買個唱片回家聽吧。聽了很開心想要跟人分享一番,赫然發現,就連買唱片,也有人際關係。許多論壇都有自己的人馬和穩固的圈子,一個冒失的局外人,很難接近這些碟仙發燒友們。 .......這實在是超累的,而且跟音樂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結論是,音樂真是寂寞的來源。如果你怕寂寞,就不要愛音樂,另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際糾葛可以讓你樂此不疲。 以上。科科。

Sokolov演奏庫普蘭Soeur Monique

圖片
存參^^ 這好像「集字千字文」那樣,把Sokolov不同現場錄音的庫普蘭湊成一集 XD 因為Sokolov好像沒有出過庫普蘭的專輯,但音樂會上還蠻喜歡彈。 這段的第五個還第六個曲子就是Le tic toc choc 應該不是巴黎那一場的實況。

加伏里洛夫回憶1974年柴可夫斯基大賽

以下內容出自"TschaiKowski, Fira und ich" 這本書。 非常歡樂刺激的過程。 ------------------------------ 加伏里洛夫原本是想要參加1978那一屆的,因為當時(1973)他自認為不成熟,還不夠格去比賽。但是某天在院子裡玩冰上曲棍球(這樣不會很容易摔到手嗎)時,媽媽忽然從樓上窗口探頭出來叫他去接電話。 電話那一頭是蘇聯文化部的官員,簡單的問他想不想參加1974年的柴可夫斯基大賽,他倒是非常爽快的答應了。 次年一月他填好報名表送出去。報名表還要附個人履歷,他的履歷只能寫: 1. 莫斯科中央音樂學校唸了十一年 2. 曾在明斯克參加全國音樂比賽進入決賽 此外什麼輝煌事蹟都寫不出來。重點是,答應參賽後他才覺得不對,他不懂為什麼文化部選了他這個無名小卒去跟世界高手對決送死,畢竟會參賽的選手平均都比他大個七八歲,經驗豐富,他去攪和這一趟只會一輩子留下大賽失敗者的標籤。 到了二月,文化部通知他可以先不必去學校上課,要去參加集訓。集訓地點是作曲家協會提供的,因為有個指定曲是委託創作現代音樂。雖然擺明了是去送死,但因為每個人都分配到獨立的房子,裡面居然還有史坦威給他個人專用,他也就爽得其他都不在乎了。 所有的參賽者彼此相處甚為融洽,一點都沒有要兵戎相向的樣子。很多人是跟自己的爸媽一起來集訓,加伏里洛夫當然就是由他的啟蒙老師娘親陪著。他在閒暇時間都跟同是參賽者的葉格羅夫(Yuri Egorov)泡在一起,兩人一起研究指定曲要怎樣演奏才能更好。他越跟葉格羅夫練得多,越讚嘆葉格羅夫之才氣縱橫,覺得葉格羅夫應該贏,至於他自己則是從來沒想過。反正每天都泡在音樂裡面,以小時為單位快速的進步,這已經很讓人快樂了。 這些參賽者在正式比賽開始前,還要在某地預演一遍。果然是國家級的盛事。正式比賽開幕後要抽第一輪籤,每個參賽者以姓氏字母順序來抽,大家的手都在抖,加伏里洛夫説他好感激自己的姓氏是G開頭不必先上前抽。他前面有個人抽到第一號,大家都偷偷鬆了一口氣。因為如果第一號是個高手,那麼後面的人都會很痛苦。結果他抽到第九號。這號碼說好也好,説壞也壞,當然也有個策略性意義,也就是說可以趁評審已經疲累之時以振奮戰術反攻之.......... 在所有蘇聯選手裡面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呼聲最

李希特的幾個統計數字

Monsaigeon寫這本李神的書最後有個附錄,叫做A Don Juan of Music,什麼是音樂的唐璜呢? 原來李神從1940年剛出道起(30年代的只有間接紀錄),就把自己每一場演出的曲目保留詳細紀錄,55年來寫了18本筆記簿,鉅細靡遺。底下可以看到幾個驚人的數字: 李神平均一年演出百場,曲目通常一年份有兩百餘首,其中大約有20首左右是新的。這裡面並不包括歌曲類以及其他未公開演出的曲目。 編者統計他一生公開演出彈過的曲目總共有833首。 演奏頻率最高的作曲家,第一名竟然是眼鏡蕭(4641) 壓倒性勝利贏過拉赫(2683)。第三名是德布西(2444)、第四名貝多芬(2327)。普羅高菲夫榮登第五(果然有情義相挺)(1797)、第六名舒曼(1734)。至於巴哈則以些微之差敗給舒曼屈居第七(1664)。 而李希特單曲排行榜冠軍是拉赫前奏曲Op.32 No.12,一生演出過312次。 演奏會舉行地:人親土親莫斯科最親,李神一生中有800多場演奏會都是在莫斯科舉行滴。第二名的演出地是巴黎,但也只有60場左右。 所以有沒有很像雷波瑞羅的名單之歌?音樂的唐璜真是一點也不假。

李希特:對話錄與筆記 / Sviatoslav Richter: Notebooks and Conversations(一)

圖片
有趣的部份比我想像的多太多。這邊是臨時倉庫,日後整理。 1. 原來李希特喜愛布列茲指揮的百年指環,但覺得謝侯的製作毀了它XDDD 2. 他跟眼鏡蕭熟了以後在眼鏡蕭家裡被灌酒,沒想到蕭太太忽然回家,懼內的某蕭只好把客人全部請出家門。然後喝太多的李神就路倒了,後來不知怎樣到了他老師家,大清早的在老師家睡掉一天。 3. 但他說他跟眼鏡蕭之間實在談不上什麼友誼,每次看到眼鏡蕭,他總是覺得腿軟不酥胡。而對蕭太太們,他説第一任(就前面提到那個)是真正的大美女,人也比較有趣,可惜對音樂一無所知。李希特講完眼鏡蕭馬上就說他跟布列頓才是交心的密友。(嗯) 4. 李神最不能原諒卡拉楊的事情是,錄三重協奏曲的時候 他要求多一個take,結果卡拉揚説:不,沒時間了,我要去照相 (然後就走了)。 5. 李神説他厭惡各種改編曲,即使作曲者自己改編他也存疑。他舉了一個心中認為最壞的例子就是李斯特改編舒伯特的歌曲,尤其是魔王,根本是蛇足之最。然後他覺得拉威爾是很好的作曲家,但是他認為拉威爾版的展覽會之畫絕對是天大的災難。 6. 他還有很多蠻毒的評論:比如說紀新,李神覺得他了解很透徹品味也不錯,唯一的問題是頭沒有洗下去.... 7. 另一場Julia Varady主演鄉村騎士的錄影,李神寫說「指揮:一個義大利白痴」 8. 而霍老妖在李神眼中顯然很複雜,他的評語也很值得玩味。他覺得霍老藝境很高可是人又極其受限(他說你看他笑得那麼微弱就知道了),而霍太太很邪惡,一直在跟監.... 而霍老的演奏每首都有極端的評價,比方說: 舒伯特降A大調即興曲,李神評曰:粗魯。 莫札特K330:好 拉赫前奏曲:爛 蕭邦降A大調波蘭舞曲:高貴在哪裡? 他還語焉不詳的說 以莫斯科音樂院的標準來說霍老很傑出,而且看看這人對年輕鋼琴家(註明:不是音樂家)的品味影響有多大啊! 9. 李希特的筆記裡談到自己的演奏錄音通常只有三種評價:爛,爆爛,無敵爛。 10. 其實李神也蠻喜歡爵士樂的。此外持續出現在他筆記裡的流行歌手第一名是Marlene Dietrich(這應該是他青少年時代的女神吧,但後來他也說:唉她真的老了)。 11. 李神談到福特萬格勒的指環,特別是諸神黃昏,他的評語如下:下跪吧!感謝這音樂! 12. 曾有一位喬治亞籍的女士來訪(他還把Lady打

貝瑞大熊斯基演奏室內樂與訪問

圖片
我是因為加伏里洛夫大爺莫斯科落跑事件而認識貝瑞佐夫斯基的。 替大爺代打的鋼琴家Alexander Ghindin也很優秀,但是我被分心了XD 那個代打跟熊叔合作的雙鋼琴影片如下: 這是個美國的現代作品,不過還蠻好聽,因為充滿搖擺散拍風格, 叫做Serpent Kiss(蛇吻)。 左邊那個就是代打 Alexandr Ghindin, 右邊穿著很招搖黃衣服的就是熊叔。 昨天看了一段熊叔在馬林斯基劇院的訪問 裡面他說 不喜歡把自己視為「專家」 因為他發現很多XX專家的音樂會實在讓人感覺無聊失望 而太講究強調專業的結果往往就是喪失了某種熱情 他自己因為太熱愛音樂了 所以上台都很希望台下的人都跟他一樣享受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台上把熱情與技術一次完成 至於被問到 哪些音樂家讓你覺得他們的專業令人崇敬呢 這邊熊叔就(疑似狗腿的)回答說 Yudina和Sofronitzky (這兩個都是聖彼得堡出身的 比李希特還大一輩的) 至於其他當代的鋼琴家 他說他不會說出名字 因為「當代最好不要批評論斷當代」 真是個聰明又會講話的乖孩子XDDDD 另一個熊叔會講話的例子是 他說(新完工的)馬林斯基劇院音樂廳實在是太棒了 不管是空間 聲學 鋼琴 都好得不得了 (要是聽眾不滿意) 你們唯一能怪罪的就是我了<----- XDDDDD 訪問者問他 怎樣處理音樂裡的「攻擊性」 他說是的特別在演奏普羅高菲夫、貝多芬、眼鏡蕭的作品 攻擊性一直都是重要的元素 而「攻擊性」作為一種性格的展現 他很羨慕那些日子過得大咧咧什麼都可以在生活裡面縱情任性的人 他自己就做不到 他只能對鋼琴發洩 要他對人吼叫他沒辦法 最後有一個問題是問熊叔何時再回馬林斯基演奏 他說不久後會有一場是郭德堡變奏曲跟興德密特的作品 「不過我不推薦給初學者 這套曲目是為進階的愛樂者演奏的」 另外還有一場啥我忘了 曲目比較拔辣 -------------------------------------------- 看完這個十幾分鐘的短短訪問 會想說 唉呀 跟某大爺比 這或許才是鋼琴家真正的平凡生活XDDDDDDD 熊叔是個只把熱度跟燦爛放在舞台上的人 講起話來那個溫溫的樣子 一點攻擊性都沒有XDDD ........

2013. 4. 25 貝瑞佐夫斯基台北場協奏曲

圖片
曲目: 1)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2)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 指揮:Dmitri Liss 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1. 以後鋼琴協奏曲這種曲目絕對不再買三樓 哪怕是正面第一排正中間也一樣 2. 話雖如此 一開始平衡不佳是事實 鋼琴家一直歪著頭 聽自己的也聽樂團的聲音 看得出來他不想落下樂團 只想讓別人配合他 反而一直努力的想要和樂團達成一致 有些地方音色彈得已經到底 並不好聽 很可惜 3. 可惜第一樂章後面還是有點快散的樣子 樂團已經開始不知所云 後來才慢慢組合回去 到第三樂章大概是腎上腺素分泌得差不多了 才開始湧現火花 4. 鋼琴家是這首曲子真正的救星 北市交的弦樂一出來我就立刻開始懷念NSO 是說 住在台北的人可多聽聽NSO 雖然整體音樂水準之上下起伏有點謎 每次去聽都有一種開獎感 但是音色上的確已經有接近世界一流的境界 5. 第一首安可曲是拉赫前奏曲D大調 他彈得毫不費力 既不煽情 也不咬文嚼字 更不設計機關高潮 整台鋼琴持續噴出愛心 音樂之美之自然莫過於此 6. 返場謝幕好多次以後 鋼琴家真的很高興 就一逕走到指揮譜架那裏翻總譜 結果最大賀禮出現了!第三樂章後半再來一次!!!!! 全場簡直爽翻了 我也被他弄得好亢奮 回家以後都睡不著覺 第二天呈現腦力耗弱的狀態(我果然也是腦小一族XD) 但是好快樂又好滿足.... 不知道台南場跟台中場是不是也這麼熱烈 我有朋友聽完台北場後就立刻決定要衝台中獨奏場了 結論:熊叔我愛你!!! (看熊叔的奶油桂花手XDDD) (他長得像李察吉爾和湯姆哈迪的綜合版,現在只是胖了一點XD) 八卦一張熊叔當年(1990)參加柴可夫斯基大賽的照片 簡直是少女漫畫男主角的等級......

近期音樂會感想:耶路撒冷四重奏、梅尼可夫

圖片
耶路撒冷弦樂四重奏 我原先是不聽弦樂四重奏的,因為這四把樂器本質上太接近,放在一起太過一團和氣,很容易就會催眠。特別是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幾乎每聽必睡。 但我昨天(1/14)還是去了一場很棒的弦樂四重奏演奏會。上半場是甜死人鮑羅定,以及雖然音樂很好但還是催眠我的貝多芬,下半場才是超精采的蕭士塔高維契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 是的,一團和氣的組合,一定要演奏音響充滿衝突感的音樂,才會耳目一新。我必須說這首蕭士塔高維契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太感人了,來聽一下他的第一樂章 elegie: 梅尼可夫首度來台演奏會 昨天(3/25)的音樂會真是難得一見的完美。很少很少很少有這種從第一首就豐盛滿足到最後一首的經驗。 1. 舒伯特的鋼琴小品三首 這三首不常在音樂會上一套演出,主要是因為這三首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連帶關係,可能只是出版者湊起來的一組。 梅尼可夫的演奏完全把這一組作品延伸成類似舒伯特的一些歌曲主題幻想曲,有歌曲性格、有幻想、有激情,特別是第二首,主題再現時我忽然非常感動,好像看了一部令人屏息目不轉睛的電影,或是讀完一本精美絕倫的小說。無論是說故事的技巧還是手法,都那麼圓熟真誠,熱烈卻不勉強,當下我就好想忘情叫好,可是硬要忍到第三首結束才能鼓掌讓我好內傷。 2. 舒曼 交響練習曲 前一套演完後音樂廳開門讓遲到的觀眾進場,但梅尼可夫很快就出來,在鋼琴前坐定,等那些人入座。這些遲到的人臉皮有夠厚,還在慢悠悠找座位,不知道鋼琴家和全場都在等他們。 梅尼可夫這首的精彩豐富度比起前一套又更上一層樓,更驚人的是,他音符之間的那個「另一個世界」開始浮現。我很難形容那「另一個世界」是什麼意思,總之音樂是個時空的裂口,像是熔岩上浮著的岩石薄殼,又像是Emily Dickinson說的腳踏浮木、憑虛危顫的當下,你會看到那扇門後面有一個廣大的天地,但是你並不見得能經常找到這開口在哪裡。 這真是絕無僅有的現場經驗,因為聽現場我們都經常要和很多東西掙扎妥協,不管是演奏者的當下狀態,或是環境裡其他的因素(比方說有人在後排打呼....)。天時地利人和匯聚而成的偉大時刻,真是可遇不可求。也許有些人會失望的宣佈以後再也不聽現場,轉而向罐頭音樂尋求安慰。所以能有如此經驗我實在太感激.... 3. 史克里亞賓 b小調前奏曲 史克里亞賓我實在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