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4的文章

新作業:平均律第一冊降B大調前奏曲 BWV 866

圖片
翻開這首的時候覺得一陣眼花 所有的錄音都把這首彈得飛快 當然 對我來說 一切只能從單細胞生物的速度開始學習 不過因為前一首d小調前奏曲的學習過程 讓我相信無論怎樣的廢墟都是可以從頭建起城堡的(握拳) 所以 三週後見.... 聽到這首就不免會聯想起一種鍵盤樂器特有的風格叫做Toccata 也就是觸技曲 顧名思義 就是以展現鍵盤樂器手指技術為目的的幻想曲 很多快速音群 規律節奏 左右交替 的技巧 Toccata的元素在巴哈的作品裡面頗常出現 比方說之前練過的升C大調前奏曲 BWV 848 的後半段 就帶有這種技巧的味道 追溯歷史 Toccata一詞來自義大利文 意思就是touch 所以翻成觸技曲蠻精確的 早在巴洛克時代之前 十六世紀 就有這類曲目問世 傳到北方德國後 確定了觸技曲前奏+賦格的形式 在巴哈手上集大成 來聽一下巴哈的老師輩Buxtehude的Toccata BuxWV(Buxtehude Werk Verzeichnes 布克斯特胡德作品編號)156 F大調觸技曲 雖然標題沒寫Toccata+Fuge 不過1:32開始實際上就是賦格段落 而這裡面的素材組合相當自由熱鬧 也有舞曲式的段落 賦格告一段落後還有第二段和第三段觸技曲 巴哈的觸技與賦格有名的就更多了 比方說不知道為什麼吸血鬼電影都要來一下的d小調觸技與賦格 BWV565 (因為各地管風琴建造年代不一 所以這些古董管風琴的音準 大都不一樣 要是覺得聽起來有點偏低或偏高 都很正常 ) 不過1980年代後有一票學者懷疑這首不是巴哈寫的 除了沒有手稿留下外(但巴哈大多數管風琴作品也沒有手稿留存) 他們舉出一些風格與寫作手法上的特異處作為證據 並認為此曲不可能早於1730年 現存最早的手抄本是巴哈學生的學生Johannes Ringk(1720-1771)的版本 上面有很詳細的速度記號、甚至還有分句斷奏之類的記錄 疑古派學者認為這些在1740年以前的記譜習慣都是很罕見的 可是反對的人認為 Ringk的抄本遍及巴哈與巴哈之前的許多大師作品 總不可能都是假的 而他本人和巴哈家族的關係也很親近 而且巴哈時代的創作 到處借用別人旋律做二創的狀態也極其稀鬆平常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英文維基關於此曲的

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 Op.75 改編鋼琴獨奏的十首

圖片
最近國家正值多事之春啊 所以突然發現普羅高菲夫那帶著機鋒、嘲弄、荒誕,以及荒誕背後巨大痛苦的音樂 非常適合此刻的心情 (當然可能是因為剛剛被盧岡斯基推廣了 嗚 他彈的普羅高菲夫超好聽呢) 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套作品當初有段很曲折又險惡的面世過程 其中也牽扯到1936年史達林透過「真理報」點名批判蕭士塔高維契的「姆欽斯克的馬克白夫人」這樁有名的整肅 普羅高菲夫也受到影響 本來已經寫好的作品先是被波修瓦舞團拒演 理由是「音樂無法配合舞步」 整肅事件發生後 這齣舞劇的劇作家又因為和眼鏡蕭有牽扯 竟然被內務人民委員會抓走處死 委託創作的波修瓦劇院指揮只好跟普羅高菲夫溝通修改 又試著找列寧格勒的基洛夫舞團首演 還是被拒絕 最後1938年先在捷克首演後 才讓基洛夫舞團的總監點頭接受 目前最權威的演出版本是蘇聯名伶烏蘭諾娃領銜主演的 幸好有影像傳世 可以親眼一見傳奇女伶的風采 (那個年代的芭蕾舞者身材好像比現在粗勇 但是舞蹈裡的強悍生命力跟現在的舞者卻是不同的感覺) 後來普羅高菲夫把這套舞劇音樂濃縮成十首鋼琴獨奏的版本 不得不說普先生跟鋼琴特別合 他音樂中整片整塊的音響 不和諧的刺激 跨大距離飛躍的音程 在鋼琴上似乎被翦除蕪雜 只留下最必要的主幹 因此聽起來特別濃縮強勁 既然開頭說是被盧岡斯基先生推廣了 剛好水管上有全曲 下面是播放清單 而且製作影片的好心人還放了樂譜 這同一張裡也有收錄那天他在音樂廳彈的普四 超好聽 請大家趕快去買

2014.3.19 Nicolai Lugansky首度訪台獨奏會

圖片
週三Lugansky的演奏實在是太美了 特別是從普四以後所有的曲子 都演奏得非常美好 普四的第二樂章開頭的低音一出來 我就極度驚歎他那音色和動態的千變萬化 那麼深沈卻富有層次 中間那段優美又悲傷的音樂好感人(立馬上iTune Store買唱片) 我先生說 他(刻板)印象中那總是像個進擊的巨偶的普羅高飛夫 竟然這麼動聽催淚 年輕的Lugansky和他的恩師尼可拉耶娃 下半場拉赫前奏曲Op.32更驚人 Lugansky 的音樂更灑脫 更直接 更有說服力 讓人聽完後不但不覺得難 不覺得撐 不覺得過重(雖然他明明已經發出了一波又一波巨浪) 這等境界真是讓人無比滿足!!!! 他的演奏讓我想起薛巴柯夫 強可以更強、再強、繼續強 可是完全不爆 內容物依然裡外分明一清二楚 下一秒弱音的時候 美得好像把你瞬間拔離地球 飄去外太空 在宇宙巨大的寂靜中聽見自己的歎息 劇烈對比給人的完全不是驚嚇和故作聲勢 只有許多的感動 安可曲有三首 第一首是孟德爾頌的無言歌 第二首是蕭邦練習曲某首 第三首是蕭邦的升c 小調圓舞曲 從拉赫那麼複雜的曲子陡然掉到孟德爾頌的無言歌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 他所有的技藝真的都只為音樂服務 你只聽到音樂 而不會聽到他的超技 聽完出來以後我和我先生在信義路的人行道上 嚎叫了好久(花痴意味) 幸好 他很年輕 應該以後可以經常來 但是這場音樂會似乎沒什麼宣傳 沒看到報導 記者會 票房也欠佳 只有開二樓 才賣了六七成吧 右側有點空曠 但節目單上一個商業廣告也沒有 (經紀公司表示毫無鴨梨?) 真希望 他很快又會再來 就像他的學長學弟們一樣(嗯) 最後來聽聽水管上他的演奏:普羅高菲夫第六號奏鳴曲全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nlZNVrn_w&feature=share&list=RDcMnlZNVrn_w

好,鋼琴馬拉松(?)

圖片
又是星光燦爛的一年 也是年頭到年尾燒鈔票的一年 首先: 2014.3.19 盧岡斯基獨奏會,好像是首度訪台 本格之前貼過他自彈自編的諸神黃昏 (所以華格納教徒我還是因為華格納改得好所以注意到他) 購票頁面 2014.3.29 我小時候錄音帶上那個 嬰兒肥的 席夫總算要來了 然後驚慌的發現他竟然已經七十歲了 時光真是無情 這場在新竹 我想可能沒辦法去聽 >< 曲目超大 都是貝多芬晚期 Op.126 Op.111 迪亞貝里變奏曲 節目資訊頁面 2014.4.4 兒童節聽前任神童現任大師 真是激勵人心的節目 紀新獨奏會 這次曲目有趣,上半場舒伯特,下半場很多史克里亞賓 唯一的問題是票價有點高 但以他的檔次貴也算可以接受 節目資訊頁面 2014.5.1 一期一會 這是每年春天的約定 就像杜鵑花年年都要開一樣 列夫席茲又要來惹 這次我買了早鳥票 曲目是貝多芬與他的變奏曲們XD 上半場會演奏英雄主題變奏曲 所以會聽到貝多芬如何咀嚼後來變成英雄交響曲第四樂章的那個主題 下半場是迪亞貝里變奏曲 他這次還帶了他的夥伴 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樫本大進 倆人要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兩場!!! 鵬博藝術的FB介紹上很幽默的說: 「您將可以用更平實的價格,聽到更多的樫本大進!」 列夫席茲獨奏會 購票頁面 小提琴的底加 購票頁面 2014.6.10 「天王回歸、超技再現」 是的熊叔又要來了 真是不來則已(第一次來是十一年前的事了) 一來就變成慣例了? 這次彈的是李斯特跟李斯特改編的巴哈 還有拉赫的音畫練習曲跟奏鳴曲 節目資訊頁面 還有什麼別的我會陸續補充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