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作業文:巴赫三聲部創意曲第九首f小調, BWV 795

圖片
(這是久違的作業文) 這首三個聲部進行的密度從頭到尾非常均勻,也就是除了開頭展示主題那兩三小節以及插入部(?)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給你 滿滿的三!聲!部! ,連尾聲也變得不是很明確。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回到f小調的時候就是該結束了) 以下是不負責任的音樂分析: 三個主題各自的性格很明確,但是又全部統一在半音階的特徵下,一個是後半拍起的三個音,模進三次進入終止式: 跟這個主題對位的第二個主題,是半音階下行的這個(請注意第一個主題是上行,但是第二個主題一開始就反向往下,所以拉扯效果非常有趣: 第三個主題從第一個主題變化而來,他是第一個聲部減值(diminished)後所得: 前四個小節是exposition(呈示部?)然後兩個小節的插入部(上圖最後兩小節),接下來就是三個主題分配在三個聲部,捲在一起從頭到尾上演著各種翻身壓來壓去的情節...最遠發展到降D大調(所以會看到重降記號這種東西在下行半音階出現)...透過降A大調,最後回到f小調,立刻進入三小節長,簡單不囉唆的尾聲。 練習感想: 這首的休止符真的超重要,他決定了呼吸跟節奏,也決定了聲部的輪廓。 起頭練的時候覺得手指上很難,後來習慣那個pattern就好多了。 這首因為各條線平行度很高,所以可以找到明確的終止式位置,分段個各擊破。 f小調好像一直都跟passion(激情、受苦)有所連結,這首也不例外。我推薦大家去看看布梭尼版本的註解,他對這首的性格有很好的解釋。但是呢以下這個大家笑笑就好了XD 他說為了表現結尾必要的莊嚴肅穆感,他推薦把左手低音主題全部都八度演奏,並且加上踏板,以管風琴(腳鍵盤)的風格表現。我覺得如果沒有整首重編,聽起來會有種 開頭吃開水燙青菜,結尾吞豬油 的效果.... 以布梭尼熱愛低音八度跟管風琴宏大音色的作風,我覺得大家可以認真考慮在電子琴上演奏這首(那樣就有腳鍵盤額外低音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