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們
昨天因為朋友轉讓一張票 所以聽了陳毓襄的全場拉赫前奏曲音樂會 前奏曲說起來好像都是小菜 也有好幾首是非常受歡迎的返場安可曲 但如果你以為這場音樂會只是一碟小菜 那就錯了 拉赫厲害之處在於 他是個很能「小題大做」的人(非貶義) 短短的曲子裡面把小小的素材做最大可能的變化與發展 又濃又厚 這不是小菜 每一盤都是主菜 所以一場聽下來就是吃了二十四盤大菜 整個就是飽到喉嚨 陳毓襄真是有夠猛 控制力極強 聽完的感覺差可比擬熊叔彈完整場超技練習曲那種驚人的耐力 (陳毓襄也是可以單場超技全套的神人等級 還是眼見為憑 太強了) 幸好沒有安可 我就這麼撐著回家了 本格照例要貼點音樂 就來貼幾首受歡迎的: Op.23 No.4 D大調 這首簡直是天堂來的撫慰 也是我個人的愛曲 (有時忍不住無厘頭的想 所謂死前一定要聽才能含笑而逝的這種愛曲 越來越多以後 可能必須斷氣斷很久才能把這些愛曲聽完) 而且聽這錄音有一種電波超正確的顫慄 想到世界上還有其他角落的人 因為聽了這個錄音而覺得灰暗的人生得到慰藉與救贖 就會特別平靜 Op. 23 No.5 g小調 節奏很勇壯像是波蘭舞曲 超多人愛彈的熱鬧芭樂歌 輝煌 澎湃 燦爛 一聽就難忘 是說我忍不住要想 影片裡台上那些觀眾 聽了這個演出 是要怎麼回家繼續過柴米油鹽的日子哇? Op. 32 No.12 升g小調 這是李希特職業生涯排行榜第一名的曲子 一生公開演奏過三百多次 不過我要貼的是霍老妖的演奏 Op. 32 No. 4 e小調 這首在現場非常吸引我的是拍號和節奏的伸縮 還有拉赫作品裡面常常重複出現的一種聲響音效 (那就是鐘聲?) 來聽涅伯辛(Eldar Nebolsin)的演奏 Op.32 No.5 G大調 船歌式的音樂 但是奧妙的是拉赫用了五連音 大不同一般六拍子的節奏 正是波光瀲灩晴方好 夏風搖曳送涼來 XDDDD 還是涅伯辛的演奏 ------------- 聽後離題小記: 我一直有一個微妙的疑惑 就是 假如不是因為這個音樂家是台灣人 也不是因為這人是我的舊識 更不是因為這人是我的小孩或是親戚(或是親戚的小孩、朋友的小孩之類) 那我們為什麼要進音樂廳去聽一個「台灣」音樂家...